<P><B><FONT color=#0000ff>天下林氏发祥地</FONT></B></P>
<P><FONT color=#0000ff><B> </B><FONT color=#000000>朝歌即是淇县,淇县即是朝歌,这已是不争的史实。穿越历史的烟云,朝歌城却还实实在在地存在,灿烂的殷商文明仍在闪光。</FONT></FONT> 辅佐纣王的三位皇亲比干、箕子、微子,都是有口皆碑、彪炳青史的历史人物,被后世尊为“三仁”,今淇县摘心台东侧跨院仍有三仁祠一座,就是对三人的永久纪念。
说起摘心台,其实原名摘星台,是纣王登高饮酒作乐的地方。因为比干在此被摘心甘情愿,故改名摘心台。比干,不仅是纣王的皇叔,也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同时也是天下林姓子孙共同敬仰的始祖。
据《中国名人名胜大辞典》记述:“比干(公元前1092年——1029年),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代贵族。纣王的叔父。因封于比(今山东省曲阜一带),故名比干。商代著名的诤臣,任少师(丞相)。商王帝乙死后,帝辛(纣王)继位,比干辅佐纣王,为巩固政权费尽心血,被誉为三代孤忠。后纣王荒淫无道,微子走,箕子佯狂,比干强谏三日不走,以死相争,纣王恼羞成怒,将比干剖腹挖心杀害于摘星楼,终年六十三岁。孔子称:“三仁第一”。
比干死后,纣王诛杀比干亲属,正妃陈氏避难逃到朝歌郊外牧野长林之石屋,因当时已身怀六甲,后来就在此处生下一男婴,产芭山林泉水为姓名,取名林泉。武王克纣后,进入朝歌城。除自理其他事务外,还册封了比干墓,又从山林石室如回比干之子。因生于山林封姓林,为继比干之志赐名坚。这样,比干的儿子林坚就成了天下林氏有文字可考的始祖。林姓的诞生时间也就是林坚的诞生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029年。
比干死后,葬于朝歌城南三十五里之王畿上。经历代地域沿革,现属卫辉市辖区。从周武王封墓,孔子称仁,又剑刻“殷比干墓”碑,到魏孝文帝因墓建庙,唐太宗、宋仁宗、元仁宗、明孝宗、清高宗、清宣宗等帝王多次修建,现比干庙已成为卫辉市一大胜景。
如此以来,后世又产生了许多误解,断章取义地认为比干的墓在卫辉,那么林氏家族的发源地刀应该是卫辉。尤其是1993年5月,卫辉市政府大打旅游与经贸自牌,举办了第五届世界林氏恳亲大会,邀请内外林氏后裔到卫辉,更是给世人造成了一种错觉。
关于比干究竟是哪里人氏,有两点可咨证据。一是《中国名人名胜大辞典》中称他是沫邑人,沫邑,即是朝歌,即是淇县。淇县,因境内的历史文化名河淇河而得名,金元以前至殷纣时期长达2100多年中,一直被称为朝歌。那么在殷纣之前,《汉唐地理书抄》记述:“纣都朝歌,本沫邑,殷王武丁始都之。”《诗经》中有一首著名的《桑中》诗:“媛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其中的沫乡就是指沫邑的郊外,淇,就是今天的淇河。那么,可以断言,沫邑、朝歌与淇县都是同一个地方。
朝歌做为殷商都城,一共经历了四代君王即武丁、太丁、帝乙、帝辛,这是史学界认可的事实。据史料记载,比干,是太丁帝的儿子,帝乙的亲弟弟,帝辛(纣王)的叔叔。那么他必然是出生于朝歌城中太丁王宫。主他是淇县人,是朝歌人,是沫邑人是理所应当的。这也是包括《中国名人名胜大辞典》在内众多著述一致认可的依据。
确定比干是淇县人,也就是确定了林坚是淇县人,更是确定了天下林氏发祥地是淇县。林氏子孙从淇县出发,逐渐向全国各地迁移。并播海内外。三千多年来,林氏宗族名人辈出,屈指难数,尤其是海外林氏,更是靠勤劳致富,成为富甲一方、举足轻重的一支经济力量。在江南,素有黄林半天下之称。在东南亚排名前十位的大富豪,有半数以上是林氏子孙。当他们得知自己根在中原、根在淇县时,对淇县的影响可谓大矣!
<FONT color=#0000ff size=3><B>殷商后裔遍天下</B></FONT>
前文中提到的三仁中,除了比干外,还有箕子、微子两位,他们也都是纣王的皇亲。其中箕子当原名胥余,因封于箕,爵为子,故称箕子。在纣王当政时期,他官为太师,辅佐朝政。后来见纣王荒淫无道,他几次进谏无效,就披发倦狂为奴,隐而鼓琴自悲为乐。周武王克纣之后,命如公释箕子之囚,并好言安慰,请他归顺大周。但箕子宁死不降,并要求远离朝歌,远离中原,到遥远的北国去。箕子去的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朝鲜半岛。武王无奈,并且敬佩箕子的操行,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将朝鲜封给了他。当然箕了也很感念武王的恩德,临行前写了一篇文章《洪范》给武王,在文章中详细地总结了殷商惨败、殷商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奉劝武王一定要实行仁政。
箕子到了朝鲜后,一部分不愿做亡国奴的殷商遗民也纷纷追随他离开中原,往荒无人烟的北国去寻找自由与幸福。他们在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居民和睦相处,并相互交流、相互通婚,将中原地区较为先进的耕作技术传授给他们,使朝鲜很快从原始氏族部落进化到奴隶社会,并为后来形成一个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见司马迁《史记》)
后来,箕子返回国内时经过朝歌故城,目睹昔日王宫之荒凉败落,悲痛欲绝,就写了一首《麦秀》诗:“麦秀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十分真实、十分形象地描绘了人去楼空的情景和自己当时由感而发的情感,为后世屈原、杜甫、李煜、陆游、辛弃疾等众多文人所推崇效仿。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后来专门撰文称颂箕子,尤其对他教化朝鲜、推行道德,做了充分的肯定。
箕子死后,葬在了梁国之蒙县,人称“箕子冢”。朝鲜半岛也处庙来纪念他,平壤市内至今仍有箕子陵。据说还是平壤的一大胜景。1996年秋天,韩国宗教界知名人士佛心道文到郑州办事,还专程赶赴淇县箕子庙认祖归宗,献上自己深深的敬意。
殷商后人的去向及演变,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鹤壁市大事记述》中的一段记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原殷纣王派出伐人(夷)方(今山东省东部)的一统帅攸侯喜及其将士(多为居住在以朝歌为中心的殷人),国破家亡国,遂乘船从海上东渡,历尽艰险,在墨西哥海岸定居下来。今中美洲尤卡坦半岛居住的玛雅人,自称是“三千年前由天国乘涕竹舟经天之浮桥诸岛,到科潘河畔种豆麦黍的农民”。而在羲(支或华)华华州、市、村居住的殷福布人,则自称为中国血统,殷人后裔。他们身居异乡,思念故国,每日相见、起床、吃饭、睡觉时必说:“YINDIAN(殷地安)”祝愿故国殷地安泰,致使“殷地安”一词成为口头禅,通行于中美州。1492年10月,哥伦布在巴哈马群岛之隆曼岛全登陆时,听到殷福布人讲“殷地安”就以为到了印度,便称他们为印度人,从此谬误流传500年之久。其实,关于中国殷人最早到达美州一事,海内外学者早就有做过研究。1761年法国学者金勒研究了《梁书》记载后,就认定最早发现美州大陆的是中国人。此后,法国、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等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均研究了金色勒的结论。墨西哥古斯塔沃还撰写了《最早发现美州大陆的是中国人》一书。1910年清朝政府派欧阳更专要特使处理墨西哥革命时杀害时300余名华侨索赔专家,同时调查“殷人东迁”一事。殷福布人请愿请求清政府庇护代为索赔,自言为中国血统。摄政王载沣认为“于法无据”遂未深究。然而欧阳父子根据在墨西哥获得的大量资料,苦研80多年,揭开了殷人东渡之迷1992年2 月,王大有、宋宝忠、王双有在《华声报》著文,公布了考古学家在奥尔梅克文化遗址拉文塔祭祀中心地下数英尺沙中英发掘的16尊雕像和6块玉圭,再次提供了中国殷人美州的证据。16尊雕像高约七八英寸,玉圭上所刻铭文介于大汶田口文化与殷墟甲骨文、三代吉金文之间。玉圭文字阴文契刻,刻写方法与殷甲骨文相同。线形方块字自上而下书写,与殷文结构方式和书写习惯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块玉圭上铭刻着殷商的列祖列宗名字。由此可以断言今天住在墨西哥与美洲其他国家的印地安人、玛雅人和拉文塔人等,实为3000年前越海东渡的中国殷商后裔。
读完这段文字,确实让人感到振奋。此说若能被认定,真可谓殷商移民遍天下,世界文明史也将随之被改写。什么玛雅金字塔之谜都将迎刃而解,什么外星人修造之说也将不攻自破。因为殷商时期,我们的先人能够平地建造起方3里、高千尺的鹿台,能够用土夯造起洋洋大观的郑州商城城墙,建造几座同等规模的金字塔自然不在话下。
关于渡海移民之说,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当时的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不足以把那么多人安全送到太平洋的彼岸,他们应当是从陆路迁移到中美洲的(即横穿中国的东北三省与今俄罗斯,在白令海峡过海,再穿越阿拉斯加与加拿大,才到达中美洲的)。看来此说更为合理一些。
无论怎样,具有光荣传统的殷商后人从中原出发,向四海扩展,把文明传播到五大 洲四大洋。虽然他们远离故土,杳无音讯,成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但他们的身流淌的仍然是炎黄子孙的血、淇水河畔的梦。
</P>
<P>注:以上为转载(稍减),不知是否信史,未加考证。</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0 17:16:5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