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664|回复: 51

【原创】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话说姓氏合一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8 07: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size=3>姓氏情结是汉民族追根溯源意识的反映。华夏文化重今生轻来世,重来龙胜于去脉。华夏文化圈内的人们,比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国民,普遍热衷姓氏、郡望、源流的问题。海外华侨根源意识则更浓厚了…个中情感,西方人很难体会。</FONT></P>
<P><FONT size=3>而我今天要写的是“姓”和“氏”话题,起因是小时候看的一部历史剧,里面有一个叫芸姜的女子。(很奇怪,我一直觉得姜这个字非常好听),加上平时的积累,慢慢发现印象中这样的名字很多,什么“邑姜”“褒姒”“文姜”“戴妫”……很有韵味,而且似乎有着相同的规则,只是自己平日没有注意罢了。隐约觉得,后面那个字不像名,倒更像姓。果然,被我猜中了,自此,先秦女子的姓名法则在我心里就留下了一个情结。</FONT></P>
<P><FONT size=3>姓氏,无非也就是氏族的标志,为防止跑题,这一事物的起源问题在这里就不做赘述了。姓氏制度到了周代,和其密切相关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一起被明确,后世大致就是照此规矩发展的。所以,我们看来,三千多年前以后先祖们的名姓和今天并没有什么太大不同;然而,四千年前左右殷商的谥名却叫我们觉得陌生。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斗胆开个不敬的玩笑倒:更像出厂产品的序列号(没有恶意,望祖先原谅)</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姓”“氏”的起源很早,就说中国,华夏先民在大约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以前就有了姓,距今有五千年了。那时是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所以,“姓”的本义是“生”,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族号。当然,那时的姓,是跟母亲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从时间上来讲,“氏”的称呼要晚于“姓”,因为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顾炎武比较精练地区别道:“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男子称“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当父系社会的父权意识以绝对优势蔓延开去,直铺泱泱几千年时,父系的传承被看作至关重要时,那才真正是姓氏合一的开端,“姓”“氏”渐渐模糊为一体,祖先的荣耀和血脉一起由父系传承下去。然而最初,男子看重“氏”要胜过“姓”。不知古时之男子是不是比今天的男同胞们更有梦想?他们不仅要“齐家”,对他们说,“治国”“平天下”几乎是心中的最崇高事业,是男人们普遍的理想和向往。应该说,古代的男人比今天的男人要累得多。《大明宫词》里有著名的一首皮影戏,头几句:“离家去国整整三年,为了梦想中金壁辉煌的长安,都市里充满了神奇的历险,满足一个男儿宏伟的心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让我又是感慨又是唏嘘,依稀看到一个男子衣带当风、仗剑天下的背影。</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在那久远的中古大争之世,栖惶奔波的两个君子萍水相逢,先是言来辞往,而后引为知己,这期间少不了自报家门,小小一个“氏”的标签,就可以让对方肃然起敬。想起电视剧一个场面:信陵君去菜市场请侯嬴,自我介绍:我就是信陵公子无忌……</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对先秦的男人来说,比传承意识之更为看重的是“匹马觅封侯”的宿愿。“氏”冠在他的名前,彰显着他的封地、爵位、官职、以及追谥,彰显着这个男人的荣耀、功业和尊严。刚才已经说了,武王的四弟叔旦,由于其采邑为周,被称为周公,史料上看不到“姬旦”的称法;同理,燕召公也不会被直接叫作“姬奭”;齐桓公不能叫“姜小白”,应该称“齐小白”才对;卫人鞅成就大业于秦,在卫国他叫公孙鞅,“公孙”这个氏体现了他作为贵族后代的特征。出国后称卫鞅,体现了他的国家籍贯属性。而商鞅(商君),已经是个非常光荣的名称了,那是一个男子的赫赫功业的体现。然而,这三个名称之外,却很难确定他到底姓什么;同理,始皇帝在赵为质时,被叫做赵政,而不是嬴政,也是没有错的(为什么说“也是没有错的”,是因为,战国末期,姓氏已经逐渐合一了,已经可以叫“嬴政”了,不过,男子称氏的旧习依然保留至汉代)。</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贵者才有资格称氏,那么先秦之“贱者”男子该如何称呼呢?<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按照习惯,则以可以反应其生活状态的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既与贵族的“氏”有异曲同工之处,又发挥了品牌效应,最重要的是,这些职业名为后世衍生出了大批的姓——当然,这是后话,要在姓氏合一以后。</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好了,该说女子之“姓”了。</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姓”,从所居之村落,所属部族之名称。“姓”追溯着古老家族的栖息地,携带着久远部族的气息。按人类社会的进化方式,女子一贯主内持家,就是在女人说了算的母系社会,权威也不等于要征伐打斗,女人的工作不像男人那样东奔西跑的风险性比较大,所以,家族血脉的流传要女子来承当,倒很能说得过去。女子称“姓”,隐约体现着母系社会的遗风。后来,父系社会的风气改造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姓氏合一,父系传承演化出今天华夏繁茂的宗祠姓氏文化。寻根溯源的习惯成了汉民族永远不能释怀的情结。不过,我们几乎都淡忘了那一段史实——那时,当男人们踌躇满志地建功立业时,女子们默默地守护着家族的标志和象征,实在而又抽象地维系着血脉的传承。</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对了,免得大家误会,我要强调的是,三代乃至先秦时所谓的“女子称姓”,可不是说子女要跟着妈妈姓——好歹也是父系社会多年了,问我们的男权主人能答应吗?男子并非无姓,只是平时名前习惯冠的是“氏”罢了,要想知道象征其家族来源的符号,看他的女儿就可以了。男子的姓传给了女儿,或者是不肖的儿子——没能混个像样的称号出来,名字前面又不能空着,只好退而求其次,放上能够说明本源问题的符号了。所以,对那时的男子来说,被称姓是一种丢人的事。想想我们今天,由于历史知识的缺乏,历史剧中,齐桓公威严肃穆地扪心自白:我姜小白(而不是自称“齐小白”)如何如何……的时候……本来感人肺腑气氛因我不合时宜的痛心疾首,着实减了多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这一规则的威慑力是相当大的,有史为证: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因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怪乎现在很多学者都认真地提出:《国语》等典籍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这个,就不多评论了。</FONT></P>
<P><FONT size=3>先秦女子姓名结构公式:氏/谥+排行+姓+字。如,周天子的嫡长公主,字维止的,称法为:王伯姬维止;这是非常正规的全称了,其实一般来说,天子之女统称王姬就可以了。称法也会有变化,比如,春秋时晋献公之嫡长女,未嫁前称伯姬,而自她嫁给了秦穆公后,史称穆姬了。</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继续我的话题。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自然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面加前缀或后缀。有意思的是,先秦时主要加前缀,后世则多加后缀。形式主要有:</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一,</FONT>用排行:伯(嫡长)、孟(庶长)、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二,</FONT>采用自己家乡、部族的名称。如著名的周幽王王后褒姒,因为生于褒国(今陕西宝鸡一带);晋献公的夫人骊姬,是骊戎部族的女子。</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三,</FONT>以夫家的采邑、封地、谥号:如晋公子重耳亡齐时娶的齐国公主齐姜;郑武公的王后、郑庄公的母亲武姜、晋文公的夫人、秦穆公的妹妹文赢;嘻嘻,说到文嬴,就不能不想起穆姬(秦穆公的夫人,晋文的妹妹)——著名的“秦晋之好”嘛,其实就是国君间互相换了妹妹作夫人。</FONT></P>
<P><FONT size=3>以夫君的谥号来缀于姓前,应该是最正式的叫法了,古时的女子,最向往的恐怕是“妻以夫荣”……</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四,</FONT>主要是说姓氏合一后的现象:主要加的是后缀:氏、女、母、姬、媪、妪等等,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size=3>悠悠历史已是漆黑的天幕,而我们仰望的眼睛似寥落的星辰,永远不能漫盖整个夜空,但璀璨的光芒,会让你的心一暖。</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1 18:56:17编辑过]

发表于 2005-9-28 08: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
<P><FONT size=3></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FONT size=3>悠悠历史已是漆黑的天幕,而我们仰望的眼睛似寥落的星辰,永远不能漫盖整个夜空,但璀璨的光芒,会让你的心一暖。</FONT>
<P>


</P></DIV>
<P>好文![em17]</P>
发表于 2005-11-19 03: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P>西施也是吧?以前看过,施是她的姓。</P>
发表于 2005-11-24 13: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文~!</P>
发表于 2005-12-6 14: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发表于 2006-1-31 23: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又长见识了.多谢!!![em02][em02]
发表于 2006-4-13 15: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收藏了!
发表于 2006-4-27 2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一规则的威慑力是相当大的,有史为证: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因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怪乎现在很多学者都认真地提出:《国语》等典籍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这个,在下就不多评论了。</P><P>纠正个错误,昭公改吾女为吴孟子,实际应该是改姓子,子是商国姓,相传是契母简狄吞燕卵而生契,因此商人姓子(卵),吴孟子这名字含义是指吴国国君的大女儿,孟是排行老大,子才是姓!!</P>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22: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俩</I>在2006-4-27 20:00:46的o(︶︿︶)o 唉:</B>

<P>这一规则的威慑力是相当大的,有史为证: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因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怪乎现在很多学者都认真地提出:《国语》等典籍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这个,在下就不多评论了。</P>
<P>纠正个错误,昭公改吾女为吴孟子,实际应该是改姓子,子是商国姓,相传是契母简狄吞燕卵而生契,因此商人姓子(卵),吴孟子这名字含义是指吴国国君的大女儿,孟是排行老大,子才是姓!!</P></DIV>
<P>
<P> 谢谢你。。。</P>
<P>是我自己疏忽了,呵呵,自己还说女子的姓放最后呢,竟然没有注意以前看的典故这个小问题。。</P>
发表于 2006-4-28 14: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P>      根据钱亮星先生所著《说名道姓》指出,历史上为什么女性大部分只有姓,而很少听到名,是因为《周礼》有规定:“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女子的名只有行婚论嫁才被正式使用,而且只能到订亲以后才告诉男方,是很隐私的东西,即使出嫁了,名也很少在婆家用,夫妻之间用“汝”称呼,第三人称用“伊”代指,因为古人讲究“至亲无名”。所以为了特指某个女子,就需要在姓前面或者后面加那么多限定词。未婚女生就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排行,已婚的就把夫家的姓冠自己姓前,如前所说的‘吴孟子’是未婚称呼,嫁给鲁昭公就该改‘鲁子’,昭公死了还可以改“鲁昭子”(好象还不能这么改,如果是妃子应该不能这么称呼的,暂且这么说吧)。</P>
<P>      呵呵,男生们知道上面这点,下次碰到某个女生,如果她主动把芳名告诉你,那说明她对你有那种好感呢,兄弟们一定要把握住哦。</P>
<P>      当然古代女子的名还是有几种情况为外人所知的,一、吃了官司,当堂对簿时;二、离开人世,墓碑上保留用;三、当了祖宗,神主牌坊上挂名。</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8 14:48:02编辑过]

发表于 2006-5-1 07: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上次看完RP了……没法回帖- -</P><P>感谢楼主的介绍</P>[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6-5-1 14: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俩</I>在2006-4-28 14:07:30的o(︶︿︶)o 唉:</B>
<P>      根据钱亮星先生所著《说名道姓》指出,历史上为什么女性大部分只有姓,而很少听到名,是因为《周礼》有规定:“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女子的名只有行婚论嫁才被正式使用,而且只能到订亲以后才告诉男方,是很隐私的东西,即使出嫁了,名也很少在婆家用,夫妻之间用“汝”称呼,第三人称用“伊”代指,因为古人讲究“至亲无名”。所以为了特指某个女子,就需要在姓前面或者后面加那么多限定词。未婚女生就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排行,已婚的就把夫家的姓冠自己姓前,如前所说的‘吴孟子’是未婚称呼,嫁给鲁昭公就该改‘鲁子’,昭公死了还可以改“鲁昭子”(好象还不能这么改,如果是妃子应该不能这么称呼的,暂且这么说吧)。</P>
<P>      呵呵,男生们知道上面这点,下次碰到某个女生,如果她主动把芳名告诉你,那说明她对你有那种好感呢,兄弟们一定要把握住哦。</P>
<P>      当然古代女子的名还是有几种情况为外人所知的,一、吃了官司,当堂对簿时;二、离开人世,墓碑上保留用;三、当了祖宗,神主牌坊上挂名。</P>
<P>      </P></DIV>
<P>
<P>这种隐私方式真有意思啊。我想知道姑娘待字闺中的时候,父母兄弟姊妹之间又如何称唤呢?</P>
<P>这是我疏忽的知识,多谢了。期待您今后更多的指点。</P>
<P>回帖晚了,见谅....</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1 14:07:09编辑过]

发表于 2006-5-11 16: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6-5-1 14:04:26的o(︶︿︶)o 唉:</B>


<P>
<P>这种隐私方式真有意思啊。我想知道姑娘待字闺中的时候,父母兄弟姊妹之间又如何称唤呢?</P>
<P>这是我疏忽的知识,多谢了。期待您今后更多的指点。</P>
<P>回帖晚了,见谅....</P>
</DIV>
<P>
<P>  </P>
<P>  呵呵,对不起,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根据自己的分析,应该有几种情况吧:</P>
<P>  1、小名;父母叫小孩时称呼;</P>
<P>       2、字;适合同辈的男生或女生称呼,可是这个情况应该很少,虽说《周礼》规定女子有字,然而正常情况下给女生取字的家庭非常罕见。</P>
<P>      3、排行:兄长称呼用的;比如说女生排行老二,家里的老大就可以这么叫:二丫,二妹。</P>
<P>      4、姐姐或姊姊:这是弟弟妹妹称呼的;如刚才那家里的老二,老三及以下就该这么称呼:二姐(二姊),象现在直接称呼其名或者排行的情况非常罕见的,因为古人讲究兄友弟恭,所以小辈应该是很恭敬的称呼姐姐的。</P>
<P>    以上是个人浅见,如有谬误,还请大家多多指出,谢谢!!!</P>
 楼主| 发表于 2006-5-12 03: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俩</I>在2006-5-11 16:20:22的o(︶︿︶)o 唉:</B>


<P>
<P>  </P>
<P>  呵呵,对不起,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根据自己的分析,应该有几种情况吧:</P>
<P>  1、小名;父母叫小孩时称呼;</P>
<P>       2、字;适合同辈的男生或女生称呼,可是这个情况应该很少,虽说《周礼》规定女子有字,然而正常情况下给女生取字的家庭非常罕见。</P>
<P>      3、排行:兄长称呼用的;比如说女生排行老二,家里的老大就可以这么叫:二丫,二妹。</P>
<P>      4、姐姐或姊姊:这是弟弟妹妹称呼的;如刚才那家里的老二,老三及以下就该这么称呼:二姐(二姊),象现在直接称呼其名或者排行的情况非常罕见的,因为古人讲究兄友弟恭,所以小辈应该是很恭敬的称呼姐姐的。</P>
<P>    以上是个人浅见,如有谬误,还请大家多多指出,谢谢!!!</P></DIV>
<P>
<P>嗯,你说的按排行称呼,我突然想起来了...以前在《东周列国·春秋》电视剧看到,重耳的妹妹名叫伯姬,后嫁给秦穆公,史书称之为穆姬。大约..这个伯姬就是她的父兄对她的称谓吧——可怜她生母早逝,后妈还是著名的邪恶的骊姬,可怜他们家的大闺女了...</P>
<P>我有个写的小故事..先秦时代,这样,我给里面的一个女孩起名叫仲儿吧。</P>
发表于 2006-5-12 1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蒹葭从风</I>在2006-5-12 3:07:07的o(︶︿︶)o 唉:</B>


<P>
<P>嗯,你说的按排行称呼,我突然想起来了...以前在《东周列国·春秋》电视剧看到,重耳的妹妹名叫伯姬,后嫁给秦穆公,史书称之为穆姬。大约..这个伯姬就是她的父兄对她的称谓吧——可怜她生母早逝,后妈还是著名的邪恶的骊姬,可怜他们家的大闺女了...</P>
<P>我有个写的小故事..先秦时代,这样,我给里面的一个女孩起名叫仲儿吧。</P></DIV>
<P>
<P>  恩,非常期待您的故事。</P>
<P>  提醒下,如果以“仲儿”作为故事主人公小名可以,作为她的正式名好象严格说来有点不恰当,除非她的姓正好是“儿”;伯姬的姓就是姬,是周代的国姓!</P>
<P>      以上仅供参考,故事嘛,当然可以不必严格忠实这些,楼主创作自由,我等翘首以待!!</P>
 楼主| 发表于 2006-5-15 17: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俩</I>在2006-5-12 13:57:00的o(︶︿︶)o 唉:</B>


<P>
<P>  恩,非常期待您的故事。</P>
<P>  提醒下,如果以“仲儿”作为故事主人公小名可以,作为她的正式名好象严格说来有点不恰当,除非她的姓正好是“儿”;伯姬的姓就是姬,是周代的国姓!</P>
<P>      以上仅供参考,故事嘛,当然可以不必严格忠实这些,楼主创作自由,我等翘首以待!!</P></DIV>

哈哈,就是小名。。她的正式称谓是仲嬴——一位秦国的姑娘。故事的背景是在秦孝公时期的汧渭一带...我没有说清楚。
发表于 2006-6-5 14: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P>    周平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中的“平、桓、文、穆”都是谥吗?先秦的谥也是在死后加上的吗?</P>
发表于 2006-6-5 14: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P>    如果是,那么“文嬴、穆姬”都是在其夫君死后,别人称呼她们的吗?</P><P>    文姜、宣姜中的“文、宣”是什么?好像不是谥呀?</P>
 楼主| 发表于 2006-6-5 21: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花尽落</I>在2006-6-5 14:12:42的o(︶︿︶)o 唉:</B>
<P>    如果是,那么“文嬴、穆姬”都是在其夫君死后,别人称呼她们的吗? <FONT color=#ee113d>——是的</FONT></P><P>    文姜、宣姜中的“文、宣”是什么?好像不是谥呀?<FONT color=#f70938> ——这个貌似不是,因为他们的丈夫一个是鲁桓公,一个是卫灵公(汗水)。这个或许就是从娘家带来的。。。</FONT></P></DIV>
发表于 2006-6-6 13: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P>      对呀!最近在看王力先生的《古代文化常识》,谈到了姓氏问题,所以对东周里“文姜、宣姜”很困惑,和书里提到的</P><P>任何一种都不吻合。难道是名吗?</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12:09 , Processed in 0.0865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