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46|回复: 3

[讨论]正反两面议祭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9 14: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FONT color=#003000>祭孔“勃兴”自有逻辑文化霸权应予避免</FONT></b>
<P>  9月28日,全球首次同祭孔子,一时间舆论沸沸扬扬,褒扬、批判者皆有之。
<P>  上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彻底解构了“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孔教及其传统价值体系。此后,无论在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层面,孔子的学说,保守主义的儒教也罢,立意开放的新儒学也罢,无论经多少有志者的奔走呼喊,或文化大师的重注修正,都难以在主流社会中有主导性的影响。那种借“祭孔”来复兴儒教的企图,以及对这种企图的担忧,笔者认为,前者不切实际,后者杞人忧天。
<P>  当然,我们不能就此打住,而忽略了一些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祭孔”的活动现在开始“勃兴”,并显现国际化的趋势?为什么在现代化背景下呼吁“重拾孔子主义的价值观”会得到广泛的呼应?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大问题,但不妨碍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P>  其一,孔子不等于孔教、儒教,甚至不等于儒学,尽管在英文中,这些都被翻译成孔子主义(Confucian ism)。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经过“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的反孔,其实是反对以纲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反对的是忠、孝、贞为主德的封建道德系统。包括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陈独秀等,对孔子本人都是非常推崇的。因此,祭孔活动,刨除意识形态的考虑,从祭奠文化名人的角度出发,获得民间甚至官方的广泛支持,是合乎逻辑的。
<P>  其二,对孔子主创的儒学,要辩证地分析,其中由后世大儒逐渐建构并不断充实的纲常理论当然为害极大,但是,必须看到,这些思想在现代化背景下已经被从中剔除,根本在主流社会中找不到生长机会。而孔子关于个人道德修养,关于文化教育的思想,却仍然对解决现时代的相关问题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有些还可以直接拿来做指导。现在我们说孔子主义,说儒学,不再谈纲常,不多谈忠孝,儒学如果有核心,一般都认为还是在“中庸”,在“和”,这反映在现代化狂飙突进的过程中价值冲突的爆发。人们试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一些根据、一些解决办法,讲求和谐的孔子,正合所需。
<P>  其三,孔子学说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还受到一定的推崇,是因为其中的伦理思想包含有普世道德的因素。儒学的一个本质性特点,在于超越。孔子所谓的“仁者爱人”的思想,是一种超越的爱,这成为超越意识形态和文化壁垒,达成大同的重要路径。有什么“比四海之内皆兄弟”更为动人的和平呼吁呢?作为反孔急先锋的陈独秀,看出了这个实质:“非孔,非谓其温良恭俭让信义廉耻诸德及忠恕之道不足取,不过谓此等道德名词,乃世界普通实践道德,不认为孔教自矜独有者耳……惟期期以为孔道为害中国者,乃在以周代礼教齐家治国平天下,且以为天经地义,强人人之同然,否则为名教罪人”。打倒孔家店,是要破除孔子学说一家独大的统治地位。而其中能够获得普遍认同的底线伦理原则,与其说是Confu cianism的复兴,不如说它根本永垂不朽。
<P>  正如孔子所主张,我们应该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胸怀,并始终将这种伦理原则加以贯彻。对待“祭孔”,单纯以文化活动视之,可矣!尊重多重文化选择,重视社会的多元文化属性,这本身就是现代公民社会重要的基础价值观。基于这个逻辑原点,我们就不难达成共识———对那种独尊任何一家,而贬低、排斥其他的文化霸权主义的复兴,是要竭力避免的,包括对孔教的复兴的看法,也是如此。 <SUB><FONT color=#003000>来源:新京报</FONT></SUB>  
<P> <b><FONT color=#003000> 孔子成了摇钱树    </FONT></b>
<P>  公元1661年,在中国为清顺治十八年,论干支则为辛丑,属牛。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出名的“哭庙案”或许是惟一的例外。著名的苏州文人金圣叹,就是因涉此案而被处死。一位化名“采蘅子”的作者在他的《虫鸣漫录》一书中,生动记载了这一案件的原委:金圣叹参加了当时苏州儒生的一次o(︶︿︶)o 唉活动。为了抗议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出卖“孝廉”功名,学生们将孔庙中的孔子像抬出,换之以财神像。事发后,金独揽大罪,不使殃及他人,终于被杀。
<P>  其实,掌握了科举选士的权力,同时也就有了获取财富的途径,这在古代中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中国很多地方,就有在年画中把至圣先师孔子,与鲁班、陶朱公、沈万三四个人放在一起,作为四财神张贴的例子。这很容易理解,孔子的学生子贡是个出了名的大财主,他赚钱的本事自然是孔子教的。那么孔子赚钱的本事想必也非常惊人。康有为的学生陈焕章写过一本《孔门理财学》,在孔子的言传身教里得扣出不少经济学观点,也可以看成是对财神孔子一点补充。
<P>  <U>孔子搭台,经济唱戏</U>
<P>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国际孔子文化节”这种“孔子搭台,经济唱戏”的活动手法了。在本届“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的新闻发布辞中,发布方用超过2000字的篇幅介绍了主办地济宁的经济状况与投资环境,而介绍“孔子文化节”本身的内容却还不到“本地经济”的一半。“儒商”则是发布辞中神圣程度仅次于“孔子”的词汇。再具体到“文化节”活动项目,“科经贸、旅游、人才类活动”的数量,大大超过了纯粹的文化活动。
<P>  曾经的“大成至圣文宣王”转眼成了个著名商标,贴满了孔子诞辰之地的大街小乡,然后一路随着孔氏家族开枝散叶,贴到衢州,最后在各地的文庙里祭起了“落宝金钱”。
<P>  但这显然和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有所不同。“祭孔”之所以会被特别提出来,作为一年一度的盛事,大肆宣扬并且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宣传机器对全世界现场直播,显然昭示着这一活动的特殊性。
<P>  经过2000多年封建王权的反复渲染,孔子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偶像,已经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而“官祭孔子”则又是中国传统的“祖先崇拜”与孔子文化偶像形象重叠的重要活动。中央电视台的直播祭孔方案,如此描述这一活动的意义:“既能有利于宣传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又能打造一个被国内外认可的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文化交流平台,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促进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很显然,这一活动是严肃,而具有独立性格的。
<P>  但无论是从“国际孔子文化节”的活动安排,还是活动的相关介绍,都可以看出,“官祭孔子”的主办者在意的,并非是祭孔究竟如何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究竟如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他们关注的是这一活动将为当地带来多少旅游收入,引来多少想在当地投资的“儒商”。
<P>  “官祭孔子”,这在很多人看来本该是神圣而严肃的活动,现在却成了当地招商引资的“搭头”。怪不得那些以“儒学正宗”自居的文化保守派对这个“复兴儒学”的盛事毫不关心,并且早早赶在28日之前,搞了一场文化保守派的“民祭孔子”活动。
<P>  <U>古代祭孔的理由今天已不存在</U>
<P>  需要指出的是,审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官祭孔子”这一活动却并不一定标志着经济活动的活跃,或者财富的累积,而常常与混乱相互依附。
<P>  孔子诞生的时代,就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混乱的时代。郑寤生成为郑国国君,拉开春秋时代的帷幕以后,夏商周三代的贵族政治秩序逐渐被破坏,平民开始在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传统的贵族礼教则渐渐被废弃,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同时,新的大一统式的体制又还没有形成。孔子在各种新兴阶层与军事、政治势力间奔走,既不得不承认新兴力量的存在,又希望能够借助他们的力量,重新建立周公以来的贵族礼教秩序。这行为本身就是春秋以来思想混乱的产物。
<P>  1911年以后,中国进入又一次思想大混乱时期。旧的封建国家已经消亡,新的共和制度尚未建立,西方各种政治、社会思想则相互搅动、撞击。辛亥革命次年,在康有为的推动下,上海孔教会成立,并开始策划祭孔。
<P>  1913年6月22日,袁世凯发布《尊孔令》。次年9月又颁发《祭孔令》,并进行中华民国首次“官祭孔子”活动。
<P>  在这两段思想大混乱期之间,“官祭孔子”活动的兴盛期也与思想混乱伴随到来:公元前195年,刘邦在其统治的最后一年亲自到曲阜祭孔。这个时候,汉的臣民尚未从秦的暴政与“楚汉相争”的混战中回过神;公元前48年,汉元帝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为帝师,赐食邑八百户,作为祭祀孔子活动的专项经费。这个时候,谶纬逐渐兴起,政治神话与政治预言开始将汉王朝的政治、社会活动引入死胡同;宋徽宗以“集古圣先贤之大成”之意,为孔庙主殿起名“大成殿”,并规定孔子的画像、祭祀,都使用帝王的规格。这个时候,北方民族强势南下,古代中国第二次南渡移民潮即将开始;1906年,光绪帝把北京孔庙祭孔升格为“大祀”,并翻修北京孔庙。这个时候,维新已是弦上之箭,革命也即将兴起。
<P>  这些“官祭孔子”或者将祭祀规格升级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对当时的动荡局面而进行的。为了挽救思想领域的失控局面,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在危机到来的时候抬高孔子的地位,升级“官祭孔子”的规格。他们希望孔子这根标杆能成为重新聚拢臣民的原点。不过很明显,这些举措大都没有让它们的实施者达成自己的希望,倒是给“官祭孔子”这个活动,抹了不少锅底灰。
<P>  “官祭孔子”在精神领域与混乱相伴而起,却不能成功戡乱,臻于郅治。古代祭孔的理由今天已不存在,却又被要求在物质领域充当摇钱树的角色。文化倒退,大抵如此。 (徐来)<SUB><FONT color=#003000>来源:新京报</FONT></SUB></P>
发表于 2005-10-2 01: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P>  支持一下小妹!</P><P>  虽然是转帖,也能看出其鉴赏力。</P><P>  另赞一下签名栏里的词,好一个潇湘水云</P>
发表于 2005-10-3 13: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P>儒家思想异化的重要原因和官祭的关系分不开.的确,官祭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人们对一种思想的重视和注意,但同时,也最容易误导.所以,今天我们对儒家文化的重拾还是要谨慎再三,我不希望看到人们在不求甚解的时候就一股脑地接受,这样...儒家思想将再次失去其意义...</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7 13: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居然</I>在2005-10-2 1:33:18的o(︶︿︶)o 唉:</B>

<P>  支持一下小妹!</P>
<P>  虽然是转帖,也能看出其鉴赏力。</P>
<P>  另赞一下签名栏里的词,好一个潇湘水云</P></DIV>

呵呵,多谢夸奖![em0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9 00:22 , Processed in 0.0705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