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79|回复: 3

[转帖]魏姓来源、迁徙史及族谱资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7 19: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魏姓来源有三 </P>


<P>一、是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为氏,其得姓始祖为毕万。 </P>
<P>据《元和姓纂》所载,魏姓是黄帝的姬姓嫡裔,他们原是毕国的人,传到周文王的曾孙毕万的时候,毕国被西戎所灭,便投奔到晋国,成为晋献公的大夫。毕万因于公元前661年,在晋国攻灭霍、耿、魏三国战斗中,立下了大功,于是晋献公就将原是姬姓国的魏(今山西芮城北)地赐给他为邑。此后,毕万的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当晋公子重耳流亡之时,毕万的孙子魏(隹隹牛)随同一起流浪,后得秦穆公之力,重耳被迎立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文公封魏(隹隹牛)(世称魏武子)为大夫,承袭魏氏封邑。公元前445年,毕万后代魏斯演出了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自成诸侯,建立魏国,称魏文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此后其势力日益扩大。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亡国后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P>
<P>字书《玉篇·鬼部》:“魏,象魏,阙也。”魏即指阙宫门之台观。《文选·班固&lt;典引)》:“是以来仪羽集于观魏。”张铣注:“来仪,凤也……观、魏,皆阙也。”唐代林宝所著《元和姓纂》、郑樵《通志·氏族略》均将魏姓列入“以国为氏”类,《元和姓纂》认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裔孙万仕晋,封于魏,至掣、绛、舒,代为晋卿。后分晋,为诸侯,称王。至王假,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通志·氏族略》记载更为详细,认为:“魏氏,始祖毕公高,封于毕,为毕氏。杜预曰:‘毕在长安西北。’今长安县西有杜山,又曰毕陌。至毕万事晋,封于魏。杜预曰,魏在河东河北县。河北今为平陆县,陕州治有魏城。后虽迁徙不常,自封魏之后皆号魏,惟徙梁之后,亦谓之梁。按毕公高,周文王第十五子,盖庶子也,故云姬姓之别族。武王伐纣,而高封于毕,其后绝封为庶人。其苗裔曰毕万,卜事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此公侯之卦。’献公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耿、霍、魏三国而灭之,以魏封毕万为大夫。生魏(隹+隹+牛),从晋公子重耳出奔,及重耳立,以(隹+隹+牛)袭魏氏后,治于魏。武子之后,世为晋卿。生悼子,徙治霍,今晋州霍邑是也。生魏绛,晋悼公曰:自吾用魏绛,八年之间,九合诸侯,和戎翟,绛之力也。’赐之乐,是为庄子,徙治安邑,今为县,隶解州。自庄子七世文侯,始称侯,受经于子夏,过段干木之闾,未尝不式也。其子武侯之十年,与韩、赵灭晋而分其地。武侯之子称王,徙治大梁,今开封治也,是为梁惠王。自文侯而下,二侯,七王。秦将王贲灌大梁城,灭王假,以其地为郡县。子孙以国为氏。”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认为魏姓属“以邑为氏”:“魏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后国绝,裔孙万为晋献公大夫,封于魏,河中河西县是也,因为魏氏。” </P>
<P>魏姓的血缘祖先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据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和《史记·周本纪》记载,黄帝轩辕氏作为中原氏族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活动在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后来,他的儿子玄嚣生子(虫+乔)极,娇极生帝喾。帝喾有位夫人,是有邰氏的女儿,名叫姜螈。有一次,她外出到野外去,看到地上有一个大大的脚印,觉得好奇,心里忽然有了一种兴奋的喜悦,便一脚踏去,没想到这一踩却有了受孕的感觉,过了一段时间,果然生下一个男孩。姜螈认为这个孩子来得有些蹊跷,恐怕会带来不吉利,就将他弃置在门外的小巷里。说来也怪,经过那儿的牛马,都避开这个弃婴而不践踏他。姜螈又把他移置到树林里,好让狼和野兽叼去,但是很不巧,树林里有很多忙碌的人,姜螈无奈,就顺手将他扔到结了冰的沟渠上,这时有飞来的鸟张开它们的翅膀为他盖着垫着,使他不至于冻死。直到这时,姜(女+原)才感到这个孩子有些奇异,大概是上天所赐,于是把他抱回家中,认真地哺育起来,并且将他养大。又因为他生下来一再遭抛弃,所以给其取名为“弃”。 </P>
<P>弃在孩提时候,就有着像大人那样高远的志向。他在游戏的时候,种植的麻、菽 (豆子)都长得很好。长大以后,也就喜爱耕作农稼了。他勘察土地所宜,适合谷类生长的就种植耕作。其他人都效法他,使该部落结束了流动不定的游牧生活。这时掌管部落联盟事务的陶唐氏帝尧知道了这件事,便提拔他为农师,教人民耕种,使整个部落联盟都蒙受他的好处,因此有功于当时。帝尧颁布命令:“弃,老百姓以前常不得饱食,你做后稷(即农师),播种百谷,使老百姓免于饥馁。有功当赏,现封你于有邰地(今陕西武功西南),以原来的官号‘后稷’做为称号,另外以姬做为姓,成为一方诸侯。”后稷在虞舜氏主管部落联盟事务时继续主管农业,又受命与益佐助夏后氏禹治理洪水。邰的附近有雍水、杜水等流入渭河,水系发达,土地肥沃,是从事农业最理想之地。从此,后稷便在这里率领本部落的人种植“百谷百蔬”,发展农业,使自己的部落成为一个著名的农业部落,其势力和人口也都有较大发展。后稷这一族兴起的时候,在唐尧、虞舜、夏代的时候,都有好的德行。 </P>
<P>后稷的裔孙不(空-工+出)在夏代的中后期失去了农师职务,逃奔到戎狄这个地方。大约在商代初年,不(空-工+出)的孙子公刘虽然处在戎狄之地,但又继续从事后稷的工作,致力于耕种。他率领部落迁居豳(今陕西旬邑西),一边开垦农田,一边扩大居邑。这时,他的部众已有很多,贮积的粮食日益丰富,接着又发展武装力量,扩大活动范围,渡过渭水,到渭南地区采掘矿石,发展锻冶,制造工具和武器,使势力进一步得到壮大。这时远近的人都来归附他。自公刘下传七八代,至高圉、亚圉时,正当商王武丁时期,姬姓部落已是商朝西部的一个大邦。 </P>
<P>亚圉之孙古公宣父又继续从事和光大后稷、公刘的事业,做了很多有德行的事业,整个都邑的人全部拥戴他。这时薰育、戎、狄等部族为掳掠财物,先后来攻打他们,古(颤-页)公父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但是当他们要得到土地和人民时,整个部落的人都愤怒了,想要反抗。古公却说:“人民拥立君主,是为了替他们谋福利。现在戎狄所以要攻击我,是为了我的土地和人民;人民属于我和属于他们,那有什么区别呢!人民却要为了我的原因而战斗,那等于是杀了他们的父子以做他们的领袖,我不忍心这么做!”于是他就和自己亲近的部属离开豳地,渡过漆水、沮水,越过梁山,定居于岐山 (今陕西岐山县)下的“周原”。豳地整个地方的人扶老携幼,全又都归附古公于岐。其他地区的人,风闻古公的仁爱,也多来归附他。定居岐山后,古公扬弃戎狄的习俗,并在这里兴建宫室城邑,将人民分为几个邑落居住;又设置职有专司的五官,使部落有了早期国家的雏形。因居于周原,部落从此称周人或周族。古公后被追尊为太王。 </P>
<P>古公去世以后,幼子季历继立,史称公季、王季。公季继续修明古公所遗留的治道,专心致力于义举,因此诸侯都顺从他。古公在世时曾说:“我们这一族应当有王者出现,这大概在姬昌时应验吧?”公季的儿子昌继立后,遵循着后稷、公刘的志业,效法古公、公刘的成规,笃行仁政,尊敬长者,慈爱幼少,礼遇有贤德的人。他为了接待有才德的人,常常到了正午也无法抽空进餐,那些包括姜尚等在内的才士就因为姬昌礼贤下士,才效命于他。姬昌在商朝末年,为西伯(伯同霸),受命专管商朝西部征伐。他在位50余年,开始扩充周之实力和领土,做消灭商朝的准备。姬昌死后,被追尊为文王。 </P>
<P>文王死后,次子姬发即位,以太公望 (即姜尚)为太师,以文王子姬旦为辅佐,以召公爽和文王庶子(一称第十五子)姬高等佑助王师,继续从事文王所遗的功业。最终,消灭了商王朝,建立周王朝,姬发即周武王。周朝虽然建立,但周族在当时人数较少,为加强周之统治,西周初年,周武王大封同姓宗族和异姓功臣,周文王姬昌庶子公子高,受封于毕邑(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为公爵,史称毕公高。此毕公,即《史记·周本纪》中所谓“武王即位,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王,师修文王绪业”之毕公。 </P>
<P>毕邑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地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北岸地区。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或咸阳原,在周朝初年,受到王室的重视,因为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和周公姬旦逝世以后,都葬于此。后来毕国灭亡,毕公高的裔孙沦落为平民,有的与当地戎狄融合,有的向东迁徙。毕公高的裔孙有个叫毕万的人,觉得晋国国君也属姬姓,算是同姓国,就想到晋国谋个一官半职,他在周朝都城王城(今洛阳市)卜了一筮,卜到屯卦,又由屯卦演变为比卦,周大夫辛廖看了卦相后,祝贺他道:“这卦相很吉利。屯卦险难而坚固,固则宠禄不变;比卦亲密而得入,入则君臣情意相结。还有哪个卦比这个更吉利呢?你的后裔必定会繁盛的。”毕万入晋,受到晋献公重用。晋献公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君主,在位期间开疆扩土,消灭了附近的许多小国,使晋国一度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毕万跟随晋献公出征,立下很多功劳。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由毕赵夙御戎车,毕万为右乘,率兵讨伐霍、耿、魏三个小国,并攻灭了他们。晋献公论功行赏,就把原是姬姓国的魏 (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北)赐给毕万做为封邑,并任用他为大夫。毕万的子孙就以封邑为氏,称为魏氏。 </P>
<P>周文王姬昌分封亲族于魏 (约在今陕西兴平县西15公里的马嵬坡),建立魏国。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又移封魏国于今山西芮城县东北魏城。周惠王十六年,即晋献公十六年,晋献公灭掉魏国,魏国子孙就以国为氏,形成魏姓。这是魏姓中以国为氏最早的一支。 </P>
<P>当晋献公封毕万为魏大夫时,晋国掌管卜筮的大夫卜偃就预言毕万的后裔一定会壮大的。因为万,是盈满的数目;魏,是高大的名称啊!拿这个开始封赏,是天意要开启他了。自古天子方称兆氏,毕万受封魏邑,名字中隐含有广大之意,仅从盈满的数目来说,他将来必定会拥有许多人。或许这段话是魏氏发达之后,人们的附会之辞,其中含有迷信色彩。不管怎么说,毕万裔孙自入晋受封魏邑之后,逐渐显贵,最终竟与赵、韩二姓大夫瓜分晋国,称孤道寡200余年。 </P>
<P>晋献公二十一年,晋国发生内乱,次年晋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毕万的孙子魏(隹+隹+牛)随同重耳在诸侯国之间到处流浪,长达 19年。周襄王十六年(前636年),重耳得秦穆公之力,被迎立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文公封魏(隹+隹+牛)为大夫,承袭魏氏封邑,从此魏氏成为晋国列卿之一。晋悼公时,魏(隹+隹+牛)孙魏绛(世称魏庄子)将邑都徙治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安邑故城)。晋昭公时,魏与韩、赵等大夫成为晋国六卿之一。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魏桓子驹与韩康子、赵襄子联合灭掉智伯,三分其地,建立了事实上的魏、赵、韩三个诸侯国。周定王二十四年 (前445年),魏桓子的孙子魏斯自称诸侯,是为魏文侯。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 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魏和赵、韩为诸侯。 </P>
<P>魏国占据晋国经济发达地区,魏文侯又是贤明君主,治国有方。战国初年,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推行“尽地力之教”,奖励农耕,确立封建法制;用西门豹治邺;任用卫国人吴起改革军事制度;师事卜子夏(孔子弟子)、田子方(子贡弟子)、段干木(子夏弟子),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使魏国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魏武侯时,继续拓展文侯的事业,向南发展,取得了郑、宋、楚三国的大片土地,并占据了大梁(今河南开封),从此魏国在黄河以南占有了广大的土地,使魏国初具霸主规模。 </P>
<P>战国时魏国和秦国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可谓世仇。魏文侯和魏武侯时,魏国势力较强,对秦占有优势。魏文侯时,任用卫国人吴起为将,率军进攻秦国,一举攻下秦五座城池。魏文侯认为吴起善用兵,为将廉直公平,尽得士卒的拥戴,就任命他为西河战区的最高长官,让他担负起抗拒秦国的重任。吴起镇守西河,表现卓越,使秦兵不敢向东用兵。魏惠王时,秦孝公决心改变落后局面,要与中原诸国争雄,以恢复秦穆公时为诸侯霸主的地位。他采纳卫国人公孙鞅的变法主张,变更法制,整饬刑罚,对内奖励农耕,对外奖励作战有功将士,并以军功的高低而享有爵位、俸禄。秦国因此走上富国强兵之路,而魏武侯子魏惠王时,魏国由于与赵、韩的同盟破裂,又与齐国争雄,国力日益削弱。 </P>
<P>魏惠王时,为避秦国之逼,将都城从安邑迁至大梁,继续称霸,但在赵、齐、秦的联合打击下,疆域不断缩小,国势衰弱。到战国后期,秦国越来越强,在战国七雄中独霸一方,各国不能与之抗衡。魏国由于地缘之故,屡屡受到秦国的进攻和蚕食,尤其是秦昭襄王采纳大梁人范睢的“远交近攻”之策,秦与齐、楚结好,向三晋(魏、赵、韩三国是从晋国分离出来的国家,时称三晋)大举进攻,魏国的灾难加重。虽然一度有魏公子信陵君联合诸侯抗秦之举,但也挽救不了魏国覆亡的命运。魏王假三年 (前225年),秦将王贲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城,虏魏王假,魏国灭亡。 </P>
<P>从魏文侯元年(前445年)至魏王假三年(前225年),魏国存在了241年;如果从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魏至魏亡,魏国建国近200年,共历九位国君:魏文侯斯(一作都,前445年—前396年在位)一子魏武侯击(前395年—前370年在位)一子魏惠王莹(前369年—前 335年在位)一子襄王嗣(前334年—前 319年在位)一子哀王(前318年—前 Z96年在位)一子昭王(遨-敖+敕)(su)(前295年—前277年在位)一子安僖王圉(前276年—前243年在位)—子景(泯+曰)王午(前 24Z年—前228年在位)—子王假(前 227年—前225年在位),这就是郑樵《通志·氏族略》所说的“二侯七王”。 </P>
<P>毕万裔孙所建魏国灭亡后,秦在其地建立郡县,魏国部分平民为不忘亡国之恨,就以故国魏为姓,形成以国为氏最后的一支。 </P>
<p>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7 19: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P>二、他姓改姓魏 </P><P>战国时秦昭襄王母宣太后:同母异父弟魏冉,本楚人,姓芈,秦昭襄王时先后五次任国相,受封穰侯,后改姓魏; </P><P>据宋《稗录》所载,南宋蒲江(今四川省成都平原西南缘)人魏了翁,原姓高,养于姑父魏姓家,遂改姓魏; </P><P>明代昆山人魏校,本姓李,居苏州葑门的庄渠,弘治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后改姓魏。 </P>
<P>三、出自少数民族 </P><P>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少数民族除了本民族的姓氏,也采用汉族的姓氏,由于音近、省宇等原因,有以魏为姓的。 </P><P>北魏时期氏族中有魏揭,自称大将军、冲天王; </P><P>满族倭彻赫氏后改为魏姓; </P><P>佤族斯内氏,汉姓魏; </P><P>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汉姓为魏。 </P><P>此外,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民族中也有魏姓。</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7 19: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P>魏姓迁徒史 </P>
<P>先秦时期 </P><P>魏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南部一带,从一开始就繁衍迅速,春秋至秦,还是以此地为其繁衍中心,并且再繁衍到邻近的陕西、河北等省部分地区,后尤以河北省境繁衍得最为旺盛,故魏氏郡望有巨鹿,这一支系以信陵君魏无忌为代表。 </P><P>战国时期,魏与秦国争斗了200多年,秦国对魏有宿怨,又因秦灭魏时,久攻大梁城不下,大梁城破魏王降秦时,秦王朝对魏国王室的处置是残酷的,不但杀掉了魏王假,连他的几个儿子也没有放过,还将魏王族和部分贵族俘虏迁至秦都咸阳 (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置于秦政权的直接监督之下。但是,武力可以灭亡或征服一国,却不能消除当地人民对武力征服者的仇恨。同样,亡国后的魏国王族和贵族对秦王朝充满了仇恨,他们伺机推翻秦朝,恢复故国。 </P><p><P>秦汉时期 </P><P>秦汉之际,魏姓进一步扩展到山东、山西、甘肃、宁夏等为主的北方广大地区,其中在今山东微山(古为任城)一带又形成一大郡望。此时,魏姓还有一支迁入四川。 </P><p><P>魏晋南北朝时期 </P><P>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多国林立,连年战乱多事,魏姓也同其他姓氏家族一起,举家南迁,或迁入江西,或迁入福建等地。 </P><p><P>唐宋至今 </P><P>唐宋之际,遍及江南广大区域,其主要迁徙繁衍于福建、广东等地。宋代以后,魏姓已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 </P><p><P>迁居台湾 </P><P>据《台湾省通志》和《漳州府志》记载: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泉(州)潮(州)间“蛮獠”(一说即山越人,汉末至隋唐时对分布在今苏、浙、皖、赣、闽、粤等省部分山间越人的通称)骚乱,高宗诏令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领府兵3600人,将士132名,前往七闽百粤之交界绥安县,相视山源,开屯建堡,“以靖寇患”。随陈政入闽的将士都是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其中魏有人任军谋祭酒(参谋),魏仁浦任府兵队正(军队小头目),他们将魏姓活动区域推进到今福建(这也是史籍中魏姓入闽的最早记载)。陈政率部入闽后,由于北方将士不服水土,生病乃至病亡者较多,难以战胜“蛮獠”,便退保九龙山 (今闽南九龙江上游),奏请朝廷增兵。朝廷命陈政兄陈敷、陈敏率固始“五十八姓”军校5000余众(据福建省云霄县志办公室统计,随陈政入闽将士眷属姓氏共84姓,其中有魏姓)增援,陈政母魏敬及子陈元光随行。队伍行至浙江、福建交界,陈敷、陈敏染病而死,足智多谋的老夫人魏敬,强忍悲痛,与孙儿陈元光一起率军南下与陈政会合。仪凤二年(677年),陈政染病而死,陈元光以膺扬将军代父领兵,魏敬参与军机,制定方略,经过百余次战斗,终于平定了骚乱。魏敬又协助陈元光驻兵屯垦,教育当地人种桑,举办学校,发展农桑和文化教育事业。魏敬在福建寿终,享年八十,漳州人怀念她,为她建造庙宇,尊称为魏妈庙。 </P><P>魏姓在台湾诸姓中居第四十四位,主要集中于台北、台中、新竹、高雄等地,大多是从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移居而去。 </P><P>据有关资料记载,魏征的十七世孙魏弥于唐末入闽,魏弥长子魏进富,徙居福建永定苦竹堡,次子魏进兴居南靖梅林乡。广东《五华魏姓族谱》载,南宋末年汴梁兰封 (今河南兰考)人魏良佐,字子元,授福建布政司参政,赴任途中经江西赣州遇乱,遂卜居江西石城。魏良佐在石城传二世,其子魏玉淑生子元、亨、利、贞。南宋大臣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护送宋帝赵(曰+正)退居赣州。后元军南下,赵呈逃往福州,赣州大乱,兄弟四人逃往福建宁化,在此分手,各自逃命。其后,魏元徙居惠州长乐 (今广东五华),为一世祖;亨迁福建汀州,后迁惠州龙川县。魏元下传十三世至魏应诰、魏特敬时,于清乾隆年间迁台,在新竹新埔上寮开垦基业。明清两代,魏氏族人入台者以魏征裔孙魏弥之后为众,余者为开封兰考人魏良佐之后。 </P><P>明神宗万历年间,最先有一位叫魏亮的人,从福建至台湾,垦荒开基,是魏氏落籍台湾的先驱。据说,后来一直在台湾郡城开设“张珍山号银铺”者,就是当年魏亮之后,至清咸丰初年,已传八代。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贵在台率众起义,反清复明,为平息这一起义,福建同安人魏大猷随军入台,并因平息有功而升安平水师协镇。此后,魏大猷就定居在安平。康熙末期,魏弥之后魏进兴派下魏文仲从福建漳州徙居台湾台南市一带,后移居至台中县乌日乡。雍正年间,魏弥之后魏进兴派下魏习赋、魏祉千、魏可俊从福建漳州南靖移台,魏习赋、魏祉千垦居今台中一带,魏可俊垦居今桃园县中坜一带。乾隆年间,魏进兴派下魏愧烈从福建汀州垦居今台湾新竹新埔一带;魏文兆、魏秀明、魏阿桂、魏恭朴、魏元商、魏俊生、魏隆康、魏庆荣、魏四洪从福建漳州南靖先后垦居今台中市一带;魏天植从南靖垦居今桃园县大园乡;魏清连从南靖垦居今台北县八里乡。魏弥后裔魏进福派下徙台的情况为:乾隆年间,魏德宽从福建汀州永定垦居今彰化市一带,魏行春从永定垦居今桃园县平镇乡,魏彰德、魏浩、魏朴义从广东嘉应州长乐垦居今新竹县新埔镇下寮里;嘉庆年间,魏龙美从永定垦居今台中县东势镇。魏元派下徙台的情况为:乾隆年间,魏国云、魏应贵、魏成汉从长乐垦居今新竹县;魏特敬之妻魏刘氏携四子魏忠元、魏四妹、魏善志、魏阿尾从广东惠州陆丰入垦今新竹县一带;魏宣俊、魏国汉、魏嘉凤、魏君伯从长乐徙居桃园县龙潭乡。道光年间,魏元派下魏朝恩、魏斐茂、魏斐捷、魏春贵从陆丰垦居今新竹一带。 </P><P>1945年台湾光复,1947年中华民国组成台湾省首届政府,江西德化(今九江)人魏道明走马上任。此公原从事司法工作,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当过律师,任过司法部代部长、部长,一度任南京特别市市长,办过报纸,又在行政院秘书长位子上干了一段,后又驻节法国、美国,回国后任立法院副院长之职。此后,他卷入蒋介石父子与孔祥熙的内争中,不得已买通宋美龄离台寓居美国。后又返台,1966年就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长之职,1978年在台北病故。 </P><P>1949年,国民党政权从大陆败退台湾,一些魏姓人士移居此地。北京人魏景蒙早年入燕京大学,曾任天津《庸报》、《上海时事新报》、《大陆报》记者,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专门委员、o(︶︿︶)o 唉驻上海办事处主任。1949年移居台湾后,任路透社特派员、“中央通讯社”副社长、“行政院”新闻局局长、“中央通讯社”社长等职。陕西长安人魏炳文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参加过东征北伐,曾任国民党军团长、师长、军参谋长;副军长、北平警备司令部副司令,1949年任国民党第十八绥靖区副司令官,后到台湾,1971年病故。 </P><P>台北市人魏火曜获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学士、博士。台湾光复后即任“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教授,1953年至1962年间兼台大医学院院长,曾在美国纽约、波士顿医学院从事研究工作。196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后任历届评议员,“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及魏火曜儿科研究基金会董事长等职。原籍湖北黄冈的魏镛随父母迁台后,在“国立政治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后又在美国俄勒冈大学获国际关系学学士、政治学博士学位。 1975年当选为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他是非美国籍及亚裔学者中第一个获此职衔的人。同年,由于成就突出,他当选为国际关系学会比较及科际研究理事会理事。他曾当选为美国杰出教育家,并两度入选“美国科学名人录”,1977年还获“艾森豪威尔奖”。1975年,魏镛返台担任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政治研究所及台湾大学教授;翌年任“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 </P><p><P>移居海外 </P><P>魏姓移居海外始于19世纪中叶。据《五华魏姓族谱》载,魏应诰、魏特敬从大陆迁台后,他们的后裔又从台湾徙居世界各地:魏鼎高于清咸丰三年(1853)去美国,后又到加拿大定居;魏松于1910年到印度尼西亚,曾任马来西亚立法会议员、致公党副主席。20世纪中叶以后,尤其是8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由于留学、办实业等原因,到海外谋求发展的魏姓人士逐渐多了起来,他们中不乏有建树者。例如美国洛杉矶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高级工程师魏建荣等。据《长垣县志》载:号称烹饪之乡的河南省长垣县有魏姓厨师到美国、日本、前苏联、加;拿大、尼泊尔、法国、德国、坦桑尼亚等国从事中餐经营者多人。</P>
 楼主| 发表于 2005-10-7 19: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P>魏姓家谱介绍 </P><P>概述 </P><P>家谱俗称族谱或宗谱,又称家乘、支谱、世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家谱大致包括十三项内容:序文;凡例;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诰敕、象赞;别传、墓志;祠堂记、祠规;家规、宗约;家训、家范;义田记、义庄记;墓记、墓图;艺术、著作等,一般30年左右续修一次,举凡子孙的繁衍,显赫人物的表彰,家族成员的生与死,都要记录在册。 </P>
<P>修谱 </P><P>同其他姓氏一样,魏姓很早就有自己的谱牒,北齐文学家、史学家魏收根据家谱,推测自己是信陵君之后。《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根据巨鹿魏氏家谱,列出魏氏和支世系。然而,由于世事变迁等故,魏氏早期家谱俱已散失,现存多为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最早者有清康熙间刻本,魏顺予纂修、魏达周增修的濂南下魏重修族谱不分卷(现存四川省图书馆),其余者为清光绪、宣统年间和民国初年纂修。近些年,一些魏姓人士有感于谱牒散失,为敦亲睦族,重新纂修了一些家谱。 </P><p><P>家谱的功能 </P><P>家谱可为研究人口变迁、衍变提供有用资料。如河南省西平县环城乡魏场村魏氏族谱记载:魏氏先祖兄弟四人,自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长居叶县,次居舞阳,三居遂平,四居西平县城北魏湾(洪河以南河湾)。魏湾魏氏耕植致富,后因人祸,家道败落,仅剩洪河以北二里一场面,其后裔遂移居其地居之,故名魏场。明末,魏氏部分族人析居于柏城镇,环城乡武岗村,重渠乡魏湾,宋集乡大马庄、西袁坡、常庄,师灵镇魏楼,吕店乡宋庄、大路张、簸箕张、东马庄、大洼郭、虎张、出山镇八张、老庄、小丁庄、范楼、小韩庄、出山街,杨庄乡戚楼、栗子园、前马楼、魏庄、仪封、窦庄、西小庄、蔡寨乡刘庄、冯小庄、盆尧乡洪港,芦庙乡三里庄、小潘庄、谭庄、栗子园、东宋庄、西宋庄等地。其谱牒字辈为:“德绍时世祖,道记孔孟传,学乃家之本,端方勤民廉。”</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20:04 , Processed in 0.0704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