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6|回复: 1

汉乐简史(赐教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 18: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音乐<p></p></P>
<P >音乐,是心灵的艺术。“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音乐通过由乐音组织而成的旋律,可以最丰富最细腻地表达人的感情世界的复杂变化。汉乐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内容,真实地体现了汉民族的心路历程,吸收了多个民族的音乐特色世世代代共同创造的辉煌成果。<p></p></P>
<P >1、发展历程<p></p></P>
<P >音乐是在中华大地上诞生的最古老的艺术样式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自觉的音乐活动。出土于河南舞阳的距今约8000年前的18支七音或八音孔笛,已经可以吹奏出简单的曲调,表明中原地区乃是汉乐的真正发祥地。原始音乐与原始舞蹈在形式上常常是融合为一的。《吕氏春秋。古乐》记载,葛天氏“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相传达室舜时就有《韵》乐,孔子赞曰:“尽善、尽美”,听《韵》乐“三月不知肉味”。周代我国最早的乐理著作——“乐记”诞生。《诗经》所载之诗都是乐歌,表明周时我国民间音乐很发达。先秦就出现了鼓、瑟、钟等乐器,先秦音乐家虽无从考证,但从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中可知已经出现了杰出的音乐家,伯牙的《高山》、《流水》是我国音乐中的珍品。<p></p></P>
<P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音乐理论和音乐演奏全面兴盛时期,南北民族的大融合,为音乐的丰富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魏晋玄学盛行,而一些玄学名士如阮籍、嵇康等则爱音乐,借音乐表达性情寄托人格。他们尤喜琴曲,都是弹琴的高手。嵇康的琴曲《广陵散》、桓伊的《梅花三弄》流传甚广,产生了较大影响。南朝音乐为清商乐为主。清商乐是前期“中原旧曲”相和歌加入“江南吴歌,荆楚西声”而形成的,其风格较为纤弱绮丽。北朝音乐则以北歌为主。北歌为方鲜卑族的民间音乐,风格偏于粗犷劲健,这期间,西域音乐大量涌入中原,对汉乐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西域音乐带来了特殊的演奏乐器,更带来了特殊的语汇,无疑丰富了中国固有的音乐文化。另外,作为汉乐种类之一的佛乐音乐,也大致诞生于这一阶段。<p></p></P>
<P >隋唐时期是汉乐空前繁荣的阶段。宫廷燕乐和民间俗乐是唐代音乐的两大潮流,在社会上层与下层遥相辉映,形成蔚为壮观的局面。唐代宫廷燕乐是中原音乐与外来音乐的合流,既充分体现了开放、自信、浪漫、辉煌的时代精神,又集中展示了这一时期音乐时期的最高成就。燕乐歌舞并用,规模盛大,兼有娱乐性和礼仪性,凡重大的宫廷宴会都要表演。唐代宫廷燕乐包含着歌曲、舞曲、解曲三种音乐形式。“有声有辞者是歌曲,配合舞蹈的是舞曲。解曲则是有声无辞的器乐曲。”唐代音乐大曲是对汉魏以来相和大曲和清商大曲的创造性发展,结构更为庞大,节奏变化更为复杂,音乐表现力更为丰富。唐代的民间俗乐凝结着广大下层民众的心态和情怀。诗人白居易曾在一首《杨柳枝》词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生动说明了音乐在民间的普及。与宫廷燕乐相比,民间俗乐更活泼,更富于蓬勃的生命力。唐代新兴的民间歌曲——曲子广泛流传,孕育了词这一特殊诗体。唐代出现的民间说唱,是宋代市井说唱形式的直接先导。<p></p></P>
<P >到了宋代,我国音乐文化的走向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就音乐的性质而言,我国音乐的主流是宫廷转向民间,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民间音乐逐步加入到商品经济行列。就音乐形式而论,我国音乐最具代表性的形式由歌舞转向戏曲。”(《中国音乐通史简编》)<p></p></P>
<P >宋代最繁华的音乐样式是曲子,一种曲词合一的抒情歌曲。曲子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钟爱,上至帝王,下至市井百姓,皆喜好唱曲填词,士大夫文人更乐此不疲,宋词开始繁荣。宋代都市经济的崛起,催开了民间说唱艺术的花朵。在瓦肆勾栏百戏杂陈的市民娱乐活动中,民间说唱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最典型的宋代民间说唱是诸宫调。诸宫调节器以唱为主,间以说白。<p></p></P>
<P >元、明、清三朝,汉乐的潮流主要是在民间涌动。这一时期,主要的音乐形式乃是戏曲音乐。从元杂剧到南戏传奇,再到京剧,戏曲音乐留下了一条清晰的发展线索。元杂剧音乐吸收了传统音乐多方面的成果,带有北方的地方色彩,因此称为北曲;旋律采用七声间阶,风格比较粗犷刚劲。南戏音乐地方特色较明显,为五声音阶,字少腔长,委婉抒情。而京剧音乐重点在于板式的灵活变化,也就是音乐速度和节拍的灵活变化。受到戏曲音乐的带动,明清民间歌曲和器乐曲也发展得十分红火。民间小曲兴盛,代表作有《孟姜女》、《醉太平》。随着民间小曲的兴盛,各种为市民阶层喜爱的说唱艺术流行开来,“弹词”和“大鼓书”,分别为南北说唱艺术的代表,各种流派相映生辉,为清末曲艺事业的繁荣开了先河。<p></p></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 18: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 TEXT-INDENT: 32.25pt">本文章基本参考了《中国传统文化十讲》一书中的中国传统音乐部分,请各网友提出宝贵意见。<p></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7 10:06 , Processed in 0.1056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