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4|回复: 4

[转帖]几篇孙颖老师关于中国民族舞蹈的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6 22: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7>臆说·琐谈</FONT>
<FONT size=5>孙 颖 </FONT></DIV>
<P align=center> </P>
<P align=left><FONT size=6>辨层</FONT>
??在我国民间和依宗教自古传下来的舞蹈,不仅因历史上民族成分、宗教信仰、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不同文化血系;从纵向看,还提供了不同社会断层--即不同历史分期和不同社会阶段文化形态的可辨性。这对研究我国乃至人类文化演进在舞蹈上的表现,委实是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五十年代请来苏联专家以后,研究整理我们民间的传统舞蹈是学苏联"代表性"的办法,于是而有维、蒙、藏、朝和汉族东北秧歌,淮河花鼓灯以及陆续收入的山东鼓子秧歌等等这些"代表性"。依什么选定代表性,是因舞台上有节目受欢迎?是取动作丰富花样多?是由于形式较为完整有套路可抓?还是因为风格成熟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这当然不能吹毛求疵于起步之始的那些年,因为终究培养了几代会跳民间舞的学生。不过成立舞蹈大学学府之后,便觉得只延续苏传的代表性这种办法,就有所欠缺了。向中专学生传授代表性无可非议,对大学生--特别是编导、史论专业,依然是只传跳的技术而不涉及对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较全面、较系统的分辨和认识,似乎就简单了些。鉴于此,笔者还曾向最高学府领导提过一个建议,建议不仅横向,也应纵向整理、研究传统舞蹈。当然,成法已行之十余年,变、增实为多事。守成是古训,妄思妄动越出前人的章法往往被曲解 为有瞧不起多年建树的赫赫成就的意思。
??舞蹈在各种文化形态中是变化最属迟缓、最具历史凝定性的一种文化形态。东方而尤其是我国封建时代整体文化的发展进程,儒礼的法古守成观念和求恒定求久安的政治理想,造就了七不挪八不动的慢节奏,并普遍存在于各种社会事物中,甚至成了一种民族心态,禁缠足已有多年,而汉族各地区女性舞蹈仍不能明显改变小脚动态和因此而形成的韵味。边陲兄弟民族有的从原始社会一下子蹦到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生活都有很大变化,而舞蹈依然跳的是古传的单一节奏。这种现象一方面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课题:为什么?同时又对我们分辨各地各种舞蹈的文化性质历史区划提供了活的参证。所以我说在研究传统舞蹈的纵向序列上,我们是得天独厚。
??人,如何开发运用自己的肢体去舞蹈,并由不自觉发展为有意识地表现感情、表现美、以至进一步表现客观事物,无疑也有一个由简单笨拙到复杂灵巧的过程。那么舞蹈的文化水平也就表现在对人体表现能量开发运用的程度上。边疆一向闭塞的少教民族中至今大量存在着跳简单节奏,还谈不到有旋律线条的舞蹈。同是一个人体,他们只运用了脚的提、踏,躯干的直线伏、起(甚至连伏起也没有),更不知道方位,跳这一类原始文化层次舞蹈的地方,其同时存在的其它形式必有这样两个特征:一是动作模棱,仅有一个大致?quot;谱",没有完成形式的规范化;另外则往往带有动物形态。进步些的,虽仍无流畅的旋律线条--或者有一点也很淡薄,但脚的节奏除有了非均等时值的调节,也知道了人体的方位变化,上肢自然摆动虽然还仍是下肢的从属,却终不再是多余的东西,只是往往又形成"顺拐"。身体正反整面搬动的拙重动态,距离人体各部位能"各自为政",在同一个时间空间分取不同方位,不同的节奏和长短大小不同的动作线条,而又统一于一个整体旋律之中,成为复合造型的文化水平,不是数百年恐怕还有上千年的距离。总之,历史上建立过政权并曾辉煌一时的民族和社会形态较为原始的民族、宗教发达和处在自然神祇崇拜的民族、扼居交通要道和深藏于山野林莽的民族其舞蹈表现的文化层次必存差距。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停留最久、影响最深的社会发展阶段,还必然形成其特有的文化属性。如果专家们统观细察把我国传统舞蹈分辨出一个上自原始下迄封建社会后期、具有不同社会属性和不同文化层次的纵向系列,我认为不是不可能,哪怕大体上弄清楚什么历史时期和什么社会阶段的舞蹈大体上有些什么特征,对我们这一界而尤其是最高学府,总不是多此一举吧!? </P>
<P align=left> </P>
<P align=left>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6 22: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7>臆说·琐谈</FONT>
<FONT size=5>孙 颖 </FONT></DIV><P align=center> </P><P align=left><FONT size=6>划圈</FONT>
??中国人在很多事物上有个划分南北的传统和习惯,北方人管南方人叫南蛮子,南方人则回敬北方人为北方佬。论吃,有南味北味;讲穿,湘绣、苏绣、杭缎、蜀锦驰名中外历史悠久,皮毛自然要说北方。南北的含义既非仅指蓟辽对苏浙,也不仅是华北对华南,基本上是以长江黄河为准的南半中国和北半中国。南北自然环境不同,千古以来的历史演变也造就了南北不同的习俗和气度,而且同样反映于传统艺术,其中包括舞蹈。如果这早已是尽人皆知的事,那么如何认识、归纳、系统化中国的传统舞蹈文化,下笔先圈出南北两大区域,即长江黄河两系文化也就不算冒失、胡闹了。
??一部《红高梁》走俏,文艺上很刮了一阵西北风,或者叫黄土高原风。沙哑嗓子直声吼的歌,红兜肚、毛肚头巾黄裤褂、大步进退耍胳膊的舞蹈,陕甘方言的小品喜剧……仿佛大家一时茅寒顿开忽而发现了艺术灵感的新大陆,就连早已冷落的腰鼓舞,也被《红高梁》安寨鼓群踢扬的黄尘所震摄:"啊呀啊呀!竟是如此的剽犷!"
??黄河、或者说黄土高原--陕甘陇右以迄西域近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发祥地,这是历史结论也为我辈炎黄子孙所熟记。联想到中国的传统舞蹈文化,从西北风里究竟思味到一点什么呢?前年有幸走访了一趟河西四郡,我深为各地陈列馆中所展文物的深刻内涵及其创造力而震动,然而却又为挣扎于黄土窑洞和那些茫茫戈壁中土筑村落里的男女同胞们的景况而困惑。那形象和气度正是几部高原影片中人物的身影,于是对气势磅礴的《安寒腰鼓》便无论如何不是仅见其剽犷挥洒,总觉其中还含着几分憨气,荡起的漫漫黄尘中或许还洋溢着千古"群氓"心底积压的郁气,并顿生疑惧:生怕那些歌星和我们的舞蹈创作家,有意无意地把丑陋做奇趣,而忘乎其中那可悲又可怕的历史积淀。
??北半中国千古以来不知有过多少帝都、王城和乱世豪酋的安乐窝。周起岐山传下万世尊奉的礼教。民盗升粟串线者诛,官刮群氓脂膏理所当然,每见一处地上营建的古迹、地下构筑的冥宫,总不免要想到今日尚挣扎于穷苦线上那些同胞的先人和他们历史上的痛苦奉献。富贵荣华并非天授,于是兵燹战祸在北半中国后浪继前浪不断涌出争抢"牧民"之权的豪强,利民者也有而害民者偏多,秦汉以迄明清不知有多少黄袍天子和蝗虫似的大群官宦酿制血与火的灾难,其中虽不乏可歌可泣的历史,而那历史一方面逼得小民不得不剽犷以求生存;比刀兵更可怕的礼教与宗法制度,却又造就了芸芸众生的耐性、韧性乃至于奴性,认命、安贫乐道似乎已是中国人--特别是乡野同胞的美德。不过人民还是要寻乐,于是而有民间艺术,纵令是恭敬鬼神的,也终不能汰尽寻乐的成分。舞蹈,不管是怎样演变来的,总也是寻求娱乐的一种,形式、风格、气韵难以不受历史和社会的制约。那么北半中国,或者说周传礼教层叠积压的文化圈内,会沁入一些什么影响、形成什么特色呢?
??所谓北半文化圈并非浑然一色,陕甘陇右方言区、黄河文化的上游区域地缘相近,高原环境、戈壁黄沙(西部)的天成风情和古远神秘的始源历史,综合蔚成稍含艮、憨,有韧劲和浑厚粗实的韵味。中原--河南山东,即有奠定汉族文化早期的历史根基--如商周文化开创性的创造,又有向黄河中游发展后的成熟,在汉族舞蹈中山东鼓子的节奏、形式、动作、韵律更显成熟,具有泱泱大哉、辉宏雍容的气魄,明朗而自信。辽东(东北)是含于北国的又一个文化区,其中间插的朝鲜族舞蹈,从节奏特征,韵律特征都说明朝鲜在文化上是较为成熟的民族,同时又显示历史上她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内蒙自成一系。至于河北,其风格北半近辽东,南半近中原,又是历史的遗迹。</P><P align=left><FONT size=6>划圈(续)</FONT>
??南精北粗似乎也是人们不加深究便认可的一种印象。江南物华天宝孕育了南方风物,吴水楚江与一望无垠的瀚海戈壁是两种风情两重天地,翠岭苍山、杳缈云霭与险峰秃岭黄土风沙的各自韵致,无疑也会浓缩于艺术而有不同格调。历史上的战乱并非不曾波及江南,"杨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令人毛发悚然的大杀戮,徐淮四战之地,荆襄不绝刀兵,晚清"长毛"血染南国的雄举,其破坏之凄惨也不亚于中原、北国历史上的掠杀,只是有一点不同:北国大大小小或已湮泯,或巍然尚在的帝都王城比比皆是,畿下小民沐浴"天恩"的机缘大胜南国,且北鄙众多游牧民族的融合、汇入首先是在北半中国点燃血火的溶炉。历代统治者无不备施刑政礼教--越是胡族越发地具有法古尊儒的热情,苛法束人肢体、礼教禁人心欲,久而久之便不免会造就出小民的迟暮和呆气。不是么?请看影视家们塑造的我们乡野同胞那些痴呆的众生相,难道不正是过往的圣主贤哲们赫赫的历史功绩吗!我不是说南方幸免了封建伦理宗法制度的熔铸和历代宗主们的"仁政",而是认为南方幸而在文化底子上有楚文化的遗存和涵盖,这也许是歪批八字的又一奇谈。
??六朝金粉是历史上可悲且又可叹的风流年代,六朝骈文的绮靡之风也绝不会出自北方悲歌慷慨的文人之手,东晋都建业之外,便是偏安临安的南宋小朝廷,此外也唯有五代十国时几路割据的小小王朝,其统治叠层的压力远逊北方。南朝又多文人做皇帝,会弄诗文、会玩乐,李后主、陈后主都可算是名家。那只是偏安乱世政权匆匆易手造就了不玩白不玩的物欲吗?或许有些但不尽如此。我仍然认为荆楚文化的浪漫传统,吴越文化的纤秀情思形成了南国艺术文化--自然包括舞蹈的又一番风情。
??楚文化,人们又称为巫文化,古时的艺术大多具有与鬼神交通的巫术感应作用成为礼敬鬼神的手段、媒介,舞蹈便因此而在历史上特别的走红过。读《九歌》《天问》与读《史记》同样地提神、过瘾,而前者以浪漫的诗情感人,后者则以严肃的史乘动情:"江南可采蓬,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东……"这种隐喻--其实又十分露骨的吴楚情歌,在收编入册的古诗集中,不能不说是大胆恣情的咏唱。乐一受"礼"的干预而从于"政",便难逃枯乏的命运。春秋时鲁国的一个国君溜到近邻齐国去"观社"--男女杂会的祭祀活动,史官大书一笔"非礼也",楚之云梦每行社祭男女欢纵不禁,国君参加也绝不受史官和舆论的责难。明清以近,汉族地区再不见男女搭肩拉手的踏歌,显然是在尊奉"非礼勿动"的古训以张授受不亲的纲纪。而楚文化圈的一些后裔,却至今踏而不辍,没有历史上南方的蛮夷,恐怕今天也就无从得见踏歌是怎样边歌边舞、踏地有声且又男女"混杂"之恣容了。
看来这也是造物的安排,安排荆楚在南方播洒了巫文化的情致,有狂纵又有纤巧,有赤热又尚旖丽,轻歌曼舞别有一番滋味。
??长江、黄河两系文化的区别当然只是约略的,两系文化又必各自包含着若干由于民族演变、历史沉积、自然地理不同的支脉,即乡风土俗不同、大小不等的文化圈。舞狮玩龙全国到处可见,除南北文武的区别,狮的形象、舞法又因地域不同而各有传统和意趣,一如武术,南宗北派门路纷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我国各语系语支的划分,大体上正显示了习俗传统及其民间艺术风格的区域性,或许对我们查蔓划圈有所启发。我国的传统舞蹈遗存年代最短的,恐也不少于一、二百年,大多均有几百年甚至更为久远的历史,有的还有可能没有太大的变化,假如我们试图对那些眼花缭乱的传统舞蹈的形式、风格进行理论上的解释、剖析并归纳出一个约略的系统,我想又必然要从现存的形式、风格去反窥其历史演进的社会内涵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知其然求其所以然,那所以然必有一个可寻的规律。圈子也许会划得不准、失误,而系统、文化血缘关系我相信是有的。不准,无妨再划呀!</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6 22: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7>臆说·琐谈</FONT>
<FONT size=5>孙 颖 </FONT></DIV><P>??几年前头脑中曾似冒泡一样钻出过一个想法:中国的民族舞蹈文化丰富、久远,并有大量的"活化石"流传民间,若能从理论上理出一个系统,令人一览而识全局并略知其究竟,也当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只可惜我自己积存甚少又忙于其它,这个"泡"倏然冒出旋即破灭置之脑后了,近时编辑部相约能否写点什么?寻思再三,实无什么珠玑高论可资喋喋,转侧之中忽而记起几年前冒过的"泡",觉得无妨做为一个思路奉告同行。一则塞债,再则鸦噪或许还能引出莺啭燕鸣。因为对此并无研究难免乱"侃",所以题为臆说。又因篇幅有限且又东一榔头西一杵子,所以缀以琐谈。臆说o琐谈也就是近于乱弹琴了。</P><P align=left><FONT size=6>察蔓(上)</FONT>
??认识我国古代的舞蹈文化,我想首先应该了解我们民族形成演变的状况。我国号称龙族,若依此推论舞蹈,就有一个颇费思考的问题:华夏自命是炎黄子孙,黄炎发轫于西北高原,即所谓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摇篮。黄炎族向东向南,向黄河中游发展,首先冲突的是南方的苗黎。以黄帝为始祖是战国时代的事,古籍中所记的龙蛇作图腾的民族部落并非北方的黄炎族,也不是其后的夏民族,恰是南方的氏族部落,而且到汉代才造出刘媪与龙媾合而孕刘邦并开皇帝均系龙种那种荒唐的鬼话。同时也是到汉代,伏羲、女娲这一对关系暖昧的始祖神才定型为蛇身人面,就是说龙是到汉代才变得身价百倍,此前并未走红。伏羲即密羲、疱羲,挂上一个女娲,一主阴一主阳(隐藏着生育的秘密),而这一对又偏偏是苗蛮诸族洪水故事中兄妹婚的始源。如此看来我们民族舞蹈文化中龙崇拜所沁入的审美因素并非脱自黄炎禹夏,相反龙的主体--蛇也好、鳄也好倒应是江汉苗蛮的贡献。那么就舞蹈文化而论,"黄河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发源地"这个举世同声的说法就未必对,至少不全面。一向淡漠我们文化中的苗蛮血缘,这正是官修史书正统观念的霸道之处。
??"龙飞凤舞"是我国民族舞蹈惯用的形容,其实也是言之不过的写照。粗浅的说起中国舞蹈的特点,恰就是屈曲的肢体和两只飞舞多变的胳臂。如果说任何民族的文化和任何一种文化,都曾经过浸染着动物性的历史过滤,那么古东夷族鸟图腾的氏族部落当是造就我国舞蹈有两只活跃"翅膀"的远因和基因。
??夏族、商族、周族都主过"天下",蚕食羌、狄、夷、戎、苗蛮等古民族而演化成华夏国和汉族。周初一城一里一姓一族均可为一国,大小国有千余;到春秋剩下百多个;到战国就剩了"七雄"。遍布于"九州"之内的夷、狄、戎、羌、苗、越等古民族被吞没了,然而并未吞尽,逃到化外占据四边,分化成新的民族依然繁衍生息,否则就没有了流传至今的边陲民族和那些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舞蹈。比如古羌族,史传远在上古便由甘、青南迁,惹不起躲得起,他们也经历了"长征",由西到西南边陲到处留下了他们的族裔,并派生成新的民族。藏族古时曾称之为"发羌",四川还有一个聚居的羌族。一提到西南边,那纷繁众多的民族舞蹈令人眼花缭乱,如果从远古起我们抓住羌的根、摸清楚他的蔓、理出羌血裔的民族演变,然后再去鉴别他们现存的舞蹈文化的异同,是否也可以归纳到一个舞蹈文化和血系呢?又如蒙族,如果找寻一下元亡之后,四处屯戍的蒙古铁骑的踪迹,就不难发现这条蔓也能牵出一些蒙古血裔的民族,自然也有可能理出一个蒙古舞蹈文化的血系。</P><P align=left><FONT size=6>察蔓(下)</FONT>
??我国汉族各地区也有不同的方言和风俗习惯,并有齐鲁、燕赵、秦晋、巴蜀、吴越、荆楚等古老称谓,我们知道这是历史造就的、不同古民族融合所形成的。
??人,都有记忆,对童年时的天真,青壮时孟浪和自鸣得意的过往--当然,苦难和悲怆的往事也会潜存于心灵和感情之中,没有谁会忘个精光。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有着同等历史经历的人们,他们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表现上同样也都有这种记忆,并形成为文化传统,一代一代的传承,影响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气质和个性,甚至人的面目体征。因此,南人善贾北人尚侠的气性之分,以及酸菜粉条大酒大肉和猴脑、蛇鲜、醪糟、汤圆这等口腹之风的不同,除地域使然,还有不同先民蔚成于历史的远因。回望千古,历史上的战乱一方面造成生灵涂炭,对社会、经济、文化具有严重的破坏性,但同时也推动了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发展。不经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吞并,哪有秦汉的统一;不经南北朝的对峙,北方古老的胡族也许迟迟难以杂入中原。今日汉族地区文化风格的多样性,也正是反映了苍茫的历史足迹。
??综观汉族地区的舞蹈,并暂时忘一下苏传的"代表性"概念,也不以技术素材的舞台应用价值定取舍,那么哪里可以算做几千年汉族文化聚集发展的轴心呢?是中州齐鲁,是八水秦川,是元明帝都,还是秦淮金陵?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还易于识别它们的时代、类别、族属,如果识别历史在舞蹈--以人体为媒介、为载体的文化表现,显然是要花费许多气力的。不过文化--不管是哪一种文化,都无法否定它是历史的积累,都有历史的继承性,都非成之于一朝一夕。中国龙的造型,因为尚有明清、唐宋、秦汉器物中龙的形象可寻,要弄个明白尚非难事。舞蹈呢,即使不似龙的演变那样清晰,却也总有一点蛛丝马迹可寻,它有一些独特的发展规律和文化特性,却不会、也不可能独成例外而与民族的演变发展无关。所以理清民族发展演变这条蔓,总可有点点发现,而有助于认识我国纷繁的民族舞蹈为什么是这样、是那样的所以然。譬如齐鲁秧歌,雄浑稳健有泱泱大国的顶天立地之风,这与齐鲁是周王室的兄弟、甥舅之国,乃姻亲显族的历史遗传;与出了至圣(孔子)、亚圣(孟子)这等万世尊崇的圣贤伟人而引以为荣的显扬心理;与俺乡出过皇帝佬也头疼的梁山好汉那种豪气是否有关呢?蓟辽的高跷秧歌,犷放热烈,但那身架节律就不好说辉宏大气,甚至"浪"上劲来还透着几分"野性",而那"野性",我以为无妨说就是历史沁留的胡气。蓟辽幽燕自古以来就是弓马刀剑酿制民族混血的要冲之地,特别是南北朝以近,这地带不仅混入了"五胡",叠上了雄据北半中国的契丹、女真,入主中原统治宇内的满蒙也毫不留情的打击了汉民堂堂o(︶︿︶)o 唉的心理优势,礼教上邦的骄骄臣民,不得不伏首听命接受一点胡俗,抑制辉伟大族的正统气度。这样的历史风云凝聚在舞蹈的文化气味上,潜移默化地逐渐形成了犷放而含野性,热烈而存几分狂荡的蓟辽风格。这种看法也许不够贴切,而且任何一种形式、风格的形成都还有更多的其它因素,但我想说的是:我国各族各地区之有语言习俗包括舞蹈形式及其风格的差异,首先在于历史血缘有所不同,相似则族属必然相近,反之,则相远。华夏民族的凝聚形成虽然经历了几千年,且均已是过往,却依然有其根、干、枝、条的痕迹,牵连着近远的历史演变。从活动的人体形态上了解其历史、社会、宗教、礼法等内涵,从而归纳出一个文化系统,我想首先需要查找民族的形成和演变这根"蔓"。不管怎样盘根错节,细看莽莽神州这块舆图,历史还是提供不少令人明目的线索,追寻起来甚至还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但愿能有"傻"人干一干这种"傻"事。</P>
发表于 2005-11-21 12: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长很长,我得拷回去读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4 13: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看踏歌的时候就感觉到有些动作来自藏族舞蹈. 看编舞者孙颖的随笔, 算是得到了印证. </P><P>现在中国古典舞研究创编中有"孙颖学派", 当之无愧, 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也许还是最忠实于历史原貌的。</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3 17:20 , Processed in 0.1285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