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260|回复: 47

[詩文丹青之道] 历史战争接龙底牌...来自远方——砸上一个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9 23: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B>暂定名为:<FONT color=#762612><FONT color=#e73408 size=4>来自远方</FONT></FONT></B></P>
<P><B><FONT color=#762612><FONT color=#e73408 size=4></FONT></FONT></B>(虚拟小说)关于东征的马其顿军团和秦军的碰撞 </P>
<P>这个是我荒废已久的一个故事开头,当时和别人写着玩的,今天就拿出来,如果能被大家认可,续写下去,就是我的幸运,不然,这个故事继续缩在墙角里好了。。^_^</P>
<P><B>——人不是不能开历史的玩笑,但一定要有底线;

</B>
<P>
<P><B>——人的想象力可以无限,但是别让它太泛滥;


<P></B>
<P>
<P><B>——远征和征服来自对未知世界的占有欲,对未知世界的占有欲来自人类的好奇心,而人类的好奇心来自哪里?



<P></B>
<P>
<P>
<P>东西方的军事碰撞,是虚拟军事的绝好题材,人类天生喜欢假想,关公战秦琼的故事最引人入胜。故事的甲方,就是西方世界军事的代表,我选择了亚历山大时代的马其顿。因为亚历山大天生就有希腊人特有的探索和征服欲,如果他不是中道染病的话,是很有可能一直翻过葱岭继续东征。当然了,罗马军团的影响更大更持久,但他好像在欧洲忙得够呛,先是打迦太基,再是波斯。著名的坎尼战争、布逆战争、卡莱之战……一场接一场,我想它肯定抽不出时间;同时代古代东方,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军事组织,惟有中国大陆上的战国华夏了。自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西陲大夫”起,秦就成了华夏的西垒,负责抵挡西方的戎狄蛮夷,何况秦军又是当时中国的最强军队。再以后的汉军也是赫赫有名,还叫出了“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o(︶︿︶)o 唉话,但也不是最合适,汉武帝的时候,和亚历山大马其顿军团的时间都二百来年了,他们2人无缘见面。再说了,汉朝也要忙着和匈奴周旋呀。</P>
<P>
<P>本想让白起将军上场的,可想到白起所在的几十年里,是秦国奠定大业的关键,那时候在诸战国里秦还没有绝对的优势,哪能分心?所以时间就往后推了点,推到比较强盛的庄襄王时代,故事的主角就换成了蒙骜和蒙恬祖孙。由于秦国的将星太多了,蒙骜的战绩在秦国征战史上并不是很突出,这次就算给他个机会表现一下吧;至于他的孙子,后来做了上将军的蒙恬——在我的印象里他带点神秘色彩——他少年时候应该不同凡响吧?</P>
<P>
<P>亚历山大大帝的脚步终止于中亚、印度的时候在公元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23</FONT>年,而我写的这个虚拟故事的时代要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0</FONT>年后。我想<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0</FONT>年的时间刚好,太短了,他们从遥远的地中海远征而来,就太匆忙了;时间再长,亚历山大的子孙超过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代,离故乡的记忆太久远,祖先的锐利早就磨平了,所以,这样最好,我们可以从容地一战。</P>
<P>
<P>
<P>
<P>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2 17:55:3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23: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18.05pt; TEXT-INDENT: 0pt; 0cm><B>一</B><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赵国</B><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晋阳要塞</B></P><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18.05pt; TEXT-INDENT: 0pt; 0cm><B></B><B></B><P><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TEXT-INDENT: 0pt; 0cm 18pt;>秦庄襄王三年,秦军攻赵,势如破竹,连下数城——榆次、新城、狼孟,很快又攻占了重镇晋阳,合置太原郡……秦军将士得到一次难得的休整。
<P><P><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TEXT-INDENT: 0pt; 0cm 18pt;>暮春将至,而塞外的胡风依然凛冽,阴山草原的风,流沙大漠的风,吹干了所有的水气和灵气,吹得春日步履蹒跚。就在这绵延不绝的长风里,一支黑色的骑队从西边飞驰而来。一名年轻的骑兵跳下马背,把缰绳甩给后面的副将,摸出腰间的金属牌向侍卫一晃,大步流星,带起一阵小风。人未至,声先到,竟是带着几分少年的音色。
<P><P><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TEXT-INDENT: 0pt; 0cm 18pt;>“大父,河东、云中都已经平定,匈奴都不敢南下牧马了。”少年的声音里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大父:战国俗语,就是爷爷的意思),
<P><P><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TEXT-INDENT: 0pt; 0cm 18pt;>蒙骜将军眯起眼睛。脸上波澜不惊,不过身边跟随他多年的中军司马还是细心地发现了老将军嘴角的笑意。</P><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TEXT-INDENT: 0pt; 0cm 18pt;>蒙骜将军点头:“恬儿,长进了。”</P><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TEXT-INDENT: 0pt; 0cm 18pt;>“大父,和匈奴打仗发现一件怪事。匈奴义渠部大队人蓄出现在云中,而他们的领地远在陇西草原那边哪,看样子……好象打过一场大仗,正在逃散中……看他们人残马缺的样子,那对手可是了得——差点忘了,我还带了吕丞相的信过来。说是当亲手交于大父。”蒙恬说着从怀里里摸出一个小巧的铜管,管口封着刻字的陶瓷。</P><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TEXT-INDENT: 0pt; 0cm 18pt;>蒙骜用匕首尖撬开陶封,熟练地来回抽拉了几下管上的o(︶︿︶)o 唉,铜管弹出一支叠得很紧的帛书。</P><P><P><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mso-char-indent-count: TEXT-INDENT: 0pt; 0cm 1.0; 9pt;>老将军看着西方的晚霞——晚霞红得有些怪异——缓缓说到,“恬儿,你猜得不错。”</P><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mso-char-indent-count: TEXT-INDENT: 0pt; 0cm 1.0; 9pt;>蒙恬发现祖父的眉毛深深拧了起来。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0 00: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left><B>二</B><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陇西草原,秦军大营</B>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
<P></B></FONT></FONT>
<P>
<P>陇西草原的夜色已经深了。天地间飘来悠长的胡笳,秦军大营里飘去幽咽的陶埙——默契地应和着。

<P>
<P>
<P>今天的营帐里灯火格外通明。粗大的灯焰游移不定地跳跃。

<P>
<P>
<P>“我们伟大的亚历山大大人,亚里斯多德的学生,加沙的胜利者,萨氏史诗的作者,我作为光荣的他的使者,前来转达他的意旨——你们这些野蛮人,挡住希腊文明的阳光,我命令你马上离开,交出土地和城池,不然就是我们的敌人,否则在城破之后,将不会受到神的宽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
<P><B>画外音</B><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B>
<P>
<P>(这位远离故土的使者估计在亚历山大去世的时候还没有出生,毕竟日子已经过去有七十年了。亚历山大在染上疟疾后不得不返回,但他的一支军团继续东进,去完成他未竟的壮志——“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

<P>
<P>
<P>我不知道当年的亚历山大狂飙是何等的嚣张和辉煌,就像这位来使压根不知道马其顿的荣耀是何等短暂,压根不知道目前地中海的主角已换成了罗马和迦太基一样。反正,在这位一生都在向东跋涉,一生都没有见过家乡的的骄傲使者眼里,亚历山大的遗志就是一切。)

<P>
<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FONT>
<P>
<P>好了,故事回到秦军将领的大帐里。

<P>
<P>
<P>案前正襟坐着白发的蒙骜将军,身后是一袭黑甲的带剑少年,清秀的面庞上眼神冷峻如剑光。

<P>
<P>
<P>不知道那个匈奴翻译有没有添油加醋,不知道他怎么思考、转换这风格迥异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两</FONT>种语言,东西方的语言比大规模的刀兵先碰撞在一起,中间还要加上匈奴语的中介。

<P>听完后老将军的脸色愈加阴沉,少年锐士的剑几乎出鞘了,要不是祖父向后挥了一下手。

<P>
<P>
<P>战国时的人都知道,白痴才会和秦国做土地生意,那简直是在与虎谋皮。所以,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使者愤怒地甩下了战书。

<P>
<P>
<P>寂静的夜空下传来一声带血的惨叫:“<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hin</FONT>——”启明星在天空震颤了一下。这个发音我们今天的人应该很熟,“<FONT face="Times New Roman">China</FONT>”就由它而来。

<P>
<P>
<P>凌晨,只有副使一个人离开秦军大营,带回了应战书,还带回了一个精致的木匣。

<P>
<P>
<P>蒙氏祖孙在木版地图前比画到天亮。最后,剑柄落到了洮水峡谷,在那里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P>
<P>
<P><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FONT></B>
<P>
<P><B>画外音</B><B>

<P></B>
<P>    (洮水上游是大片广袤的山原,向东数百里就进入六盘山。两片绵延的大山中有一条大峡谷,洮水从中流过,河道东边是两丈多宽的碎石山坡,上面接着高山密林;西边的悬崖下是湍急的水流。对付严整的步兵团,一般人都会想到使其方阵解体、破碎,可那谈何容易!需要的外力太大,所以倒不如像挤牙膏一样把它拉长分散。著名的马陵之战中,孙膑就巧妙地把庞涓诱进了狭长的马陵道,让魏军强大的步兵军团有劲使不出,结果号称战国第一步兵的魏武卒全军覆没。)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0 0:31:4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0 00: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P TEXT-INDENT: 0pt; 0cm 21.75pt?><B>三</B><B><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B><B>战前的不眠夜</B></P><P TEXT-INDENT: 0pt; 0cm 21.75pt?><B></B><B></B><P><P TEXT-INDENT: 0pt; 0cm 21.75pt?>根据几天来斥候的回报、匈奴战俘的叙述,蒙氏祖孙对这支奇怪的军团有了基本的了解。他们已经意识到,这支军团的作战风格和山东六国和匈奴都截然不同。
<P><P><P TEXT-INDENT: 0pt; 0cm 21.75pt?>“真是奇怪,那么大的一支军团,究竟从啥地方来的?这么大老远的谋个什么呢?”<P><P><P TEXT-INDENT: 0pt; 0cm 21.75pt?>蒙骜眯起了眼睛,摇头又意味深长地笑笑:“恬儿,草原上的风可是长的很。天下比你想的要大得多。”</P><P TEXT-INDENT: 0pt; 0cm 21.75pt?>“大父你瞧,他们倒是有意思的很,谁见过这么打仗的?开打的时间、地点通知是应当,还问我们人是多少?打算用什么阵形——兵者国之大事也,怎么跟儿戏一样?”</P><P><P><P TEXT-INDENT: 0pt; 0cm 21.75pt?>蒙骜点点头,“兵无常形,以己之长攻其之短就没有错。现在你小子给我说说你的想法。”<P><P><P TEXT-INDENT: 0pt; 0cm 21.75pt?>蒙恬清清嗓子,一抱拳:“禀蒙将军,他们的作战主要靠步兵军团,规模要大得多,听说步兵编队曾经达到过八万,外围是骑兵,数量就少多了,骑兵一般不成单独编队,只是给步兵当围栏的。主要用长矛、圆牛皮盾和弓箭,剑是他们的辅助兵器。军队中三成是长矛手,其余是弓剑手、投枪手。他们的武器型号比咱们的大而重,而且军团的阵型变换、攻防转换经过严格的操练,冲击力杀伤力大——可是,咱们的七米长矛阵形难道就是吃素的?<P><P>还有,他们侧翼的骑兵是重装的,行动灵活不行,我们那支强弩轻骑正好排上用场。迂回包抄,从侧翼撕开口子,只要驱散外围的骑兵,再用密集箭雨压制,他们的长矛手就——“</P><P><P><P TEXT-INDENT: 0pt; 0cm 21.75pt?>“别说那么多废话,拣关键的,我一个老汉可经不住你絮叨。小子噢,你可别学赵括。”
<P><P><P TEXT-INDENT: 0pt; 0cm 21.75pt?>蒙恬红了脸,一提赵括他就来气:“那就是:避其锋芒,侧翼突破;以骑制步,以远制近;诱敌入谷,破其阵型。最后——再攻其不备。”蒙恬略有些得意地看着大父。
<P><P><P TEXT-INDENT: 0pt; 0cm 21.75pt?>蒙骜的眉头没有松下来。虽然对孙子的点评并非不认可。</P><P TEXT-INDENT: 0pt; 0cm 21.75pt?>蒙恬是蒙骜最喜欢的孙子,<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岁起就随父亲、大父出征,蒙骜喜欢他的原因多是因为他天生的一股灵气,因此特意送去和灵活似水的匈奴打了几年,作战风格以奇、快、狠出名。他知道蒙恬尤其喜欢运用轻装骑兵,马上工夫了得,骑着光背马,持弩冲锋,不管是在华山大营,蓝田大营,还是陇西大营,都是无人可及的。此外,他对骑兵战术、骑兵阵型都研究得相当熟捻,这一点自己都自叹弗如呢,但蒙骜总觉得,这个优秀的孙子,似乎还少了点厚重的东西。蒙骜心中兵家的典范只有一个人,就是自己跟随了多年的、持重而灵活的武安君——白起将军。每想到这位大秦的兵圣,蒙骜的心里就一阵绞痛。
</P><P><P><P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P></FONT><P><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TEXT-INDENT: 0pt; 0cm 18pt;>夜里,蒙骜独坐将军大帐,众将已退,熬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夜的孙子也撑不住去睡了,内帐里传出蒙恬均匀有力的鼾声。蒙老将军本不是优柔寡断的人,白起将军多次将他当做猛将用的。可他的心里却一直紧着,为什么?自己也说不清。
<P><P><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TEXT-INDENT: 0pt; 0cm 18pt;>有什么好担心的?早在数月前,辩士出身的王绾、蔡泽等就开始斡旋于山东战国,以秦一贯o(︶︿︶)o 唉的外交风范,巧妙地施加了小恩惠,利用战国之间的宿怨恩仇使其互相掣肘,结果哪个也不愿再去探究秦国这次有悖常理的罢兵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P><P><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TEXT-INDENT: 0pt; 0cm 18pt;>秦军在战国中是出名的强悍,疾如闪电,猛如洪流,军阵坚如磐石。为对付重型步兵团而特制的重型兵器也已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日前就押运到。这次秦王把驻守西陲的全部重兵都调给了蒙骜,清一色的关西汉子,大概是混血的原因吧,体格高大健壮和匈奴一般,是秦地最能打仗的兵了。如今在刚刚平定的秦赵边境云中郡、河外郡,秦魏边境河东郡只留了最小限度的驻兵,蓝田大营、武关大营那些常年在山东作战的精兵也调拨一半秘密开往西部,在陈仓河谷周围驻扎下来。如此秘密的、大规模的迅速调兵,大有当年长平之战的意味。亲自坐镇后方监督粮草的竟是当朝重臣吕不韦丞相。
<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TEXT-INDENT: 0pt; 0cm 18pt;>兵力大部压向西边境,这在穆公霸五戎后的秦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P 9.0pt? mso-char-indent-size: 2.0; mso-char-indent-count: TEXT-INDENT: 0pt; 0cm 18pt;>蒙骜明白这是一场必定惨烈异常的战争。这一战是上天对秦人无休止的考验中的又一轮。后果将怎样?轻则大业受阻,大出天下的时日将后延;倘若不当心走漏了风声,山东六国趁势反咬,对秦来说,简直是生死存亡的境地!到那时,连回缩到汧阳河谷放马的机会都不会有了……所以,蒙骜咬了咬牙,唤来军中司马,又强调了一遍:一定要封堵住东路所有的山口、道路、河谷……所有的暴风骤雨都要让它在这绵延的陇西群山里消弭得干干净净!
<P><P>蒙骜霍然起身,掀开大帐。一出来就被灌了一大口冷风。惨白的月亮斜斜挂在西边乌黑的天上,几点火把在风里摇曳,偶尔几声战马的响鼻、马蹄铁敲击地面的脆响。这时,刁斗声由远到近传来,在凌晨的清冷的空气里格外清脆……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0 00: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了。。。欢迎续写。。。
发表于 2005-11-21 20: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个…………</P><P>有点难度,先放个沙发,我去抽支烟想想…………</P><P>哈哈哈哈</P><P>有没有高手来斡旋天地哇!欢迎欢迎!</P><P>小草这里热茶伺候着…………</P>[em27][em27]
发表于 2005-11-22 14: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P>菜,很丰盛,有很多是连过年都舍不得吃的东西。
同样的饭菜,我在几年前看过一次,大哥出征前的那一天。
“孩子,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母亲的声音沙哑而无力。从早上接到出征令,她已经哭了一整天了。</P><P>我扒了几口,心里堵得慌,吃不下。我放下碗筷,对弟弟妹妹说:“你们吃吧。”
走出院子,我一个人来到村外。
已是深秋时节,夕阳的余辉懒懒地撒在已经成熟了的庄稼上,大地益发显得宁静,详和,温馨。
可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我却要离开家乡了。
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如今却要远离,也许再也回不来了,永远,永远......</P><P>不知什么时候,我已经来到了河边。
夜幕下的芦苇上,露水凝结如霜。面对流淌的将河,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首代代相传的歌谣:</P><P>蒹葭苍苍,白露为霜。</P><P>所谓伊人,在水一方,</P><P>溯洄从之,道阻且长。</P><P>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P><P>蒹葭萋萋,白露未晞。</P><P>所谓伊人,在水之湄。</P><P>溯洄从之,道阻且跻。</P><P>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P><P>蒹葭采采,白露未已。</P><P>所谓伊人,在水之涘。</P><P>溯洄从之,道阻且右。</P><P>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P><P>
当年,也是在这河边,大哥无助地唱着这首哀伤的《蒹葭》,一遍又一遍......
那之后不久,他就死在了遥远的赵国。
悲伤与恐惧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再也唱不下去了,蹲在地上,无声地痛哭。</P><P>
“二哥....”我抬起头,是弟弟。我一阵恍惚,时光仿佛回到几年前。
我站了起来,轻轻地拥抱着他,当像当年的大哥抱着当年的我。
脚边,河水静静流淌;远处,野兽哀鸣。</P><P>
......</P><P>
“哥,我们回去吧,不要让母亲担心。”
我叹了口气,说:“回去吧。”</P><P>
经过村口边那座深院大宅的时候,我停住了脚步。
她,会在里面吗?还是跟她的父母在传说中的都城,咸阳?
那一该,我涌起翻墙而入的冲动。为的是,见她一面,也许是最后的一面。</P><P>“哥,不要!”弟弟紧紧地抱住我。
他把我拖回了家里。</P><P>昏黄的灯光下,母亲的脸苍老而憔悴。
妹妹跪在母亲身旁,她的眼中泛着泪花。</P><P>一夜无话,时光哀伤地流走。</P><P>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在村外的大道。
哭声震天,亲人们的泪水浸湿了大地。</P><P>我可怜的母亲,已经没有力气再哭。她只是紧紧地抓住我,好像一松手,我就会死去一样。
她的丈夫和大儿子都已经战死在异乡。现在,她的二儿子,又要走上战场。
天啊,为什么要这样?</P><P>我对弟弟说:“替我好好照顾母亲和妹妹。”然后挣开母亲的手,头也不回地走进了队伍中。</P><P>队伍开始出发,踏上未知的征程。</P><P>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P><P>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P><P>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P><P>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P><P>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P><P>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P><P>
灰尘滚滚的大道上,响彻着悲壮的歌声。
我回头望去,母亲和弟弟妹妹还站在原来的地方。但他们的身影,却随着队伍的渐行渐远,显得更加渺小,更加模糊了。</P>
发表于 2005-11-22 14: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P>乱写的,但总算完成任务了</P><P>楼下的请继续</P><P>俺闪</P>[em04][em04][em04][em04]
发表于 2005-11-22 15: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P>才疏学浅</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2 17: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P>哈,荒,貌似男二要出场了?</P><P>不错,两条线进行——男一,蒙恬;男二,普通一兵……</P><P>太好了……</P>
发表于 2005-11-23 08: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P>哈哈哈</P><P>荒野老大都动手了!~我就不能做事不理了!</P><P>但是</P><P>为什么没有其他人来续呢?</P><P>汗水…………………………</P>
发表于 2005-11-28 11: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P>[em01]</P><P><FONT size=5>从风写得好细腻呀。有点小难度, 看着先! </FONT></P><P><FONT size=5>各位才子佳人先做个表率,嘿嘿。</FONT></P>
发表于 2005-11-28 20: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P>厉害啊!没怎么写过小说,先看看。</P><P>:)</P>
发表于 2005-11-30 19: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敢接招, 要找N多书看~!
发表于 2005-11-30 20: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以为阿茶是来接的呢…………555555555</P><P>大家快接啊!</P>
发表于 2005-12-1 04: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喜欢写故事,不过,这个可不好接的。</P><P>仔细想想</P>
发表于 2005-12-1 21: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P>转资料贴~ 供有志者参考~</P><P>当马其顿军团遭遇秦军
  秦大路
  
  网上有一篇黄谦网友的帖子《当马其顿遇到秦国》,较为流行。作者在比较了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和中国秦朝时期的军队的方方面面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在这场大战中,秦军必败无疑。其实仔细考究一下,发现黄贴中有不少硬伤。对于世界历史,相信我的了解程度不如黄兄。但是对于秦朝和秦军,本人还了解一二。黄贴中对于秦军的一些描述,有很多不实不确之处。作为秦人王大路(秦大路),看来和秦王朝有些渊源,不站出来说说话,觉得有点对不起老祖宗,呵呵。所以另开一贴,摘出几点与黄兄商榷,并与众网友讨论。欢迎提出各种批评意见。
  
  黄兄对比的年代是“前325年,也就是嬴驷称王和亚历山大从印度撤退的那年。以及前221年,也就是秦统一中国和第四次叙利亚战争爆发之年。”这是不妥当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前325年亚历山大建立了庞大的帝国,秦国还是战国七雄之一,前221年,亚历山大早已作古,秦嬴政则统一六国,建立了不世功业。反正是关公战秦琼,既然要比,那就拿两边最强大时的军队放在一起来比,看看史上最强大时的马其顿军团遇见统一六国时无坚不摧的秦军队时发生一场战争,会有怎么样的结果。
  
  黄兄先做了国力比较。认为拥有埃及、两河、印度河流域以及北非、意大利、黑海沿岸等产粮地的亚历山大远远要高于只拥有关中产粮地的秦国。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在战国后期,秦国的疆域已经不只是现今的陕西和甘肃了。秦国的疆域除上述两地外当时已经扩展到四川、河南、山西、湖北等地。也就是说,秦国不仅拥有关中产粮区,而且拥有天府之国(注:已是李冰建造都江堰之后)和中原广袤的产粮地。秦军长期(超过百年)拥有规模巨大的军队,粮食上基本是依赖以上产粮区。更不用说在统一六国以后了。举个例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秦末陈留尚有秦“积粟数千万石”。《中国全史》里说,秦汉之际十多年间,敖仓之粟取之不竭,其存粮是非常之多的。楚汉彭越攻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秦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刘邦)食”,从而帮助刘邦成就了霸业。秦建于荥阳、成皋间的敖仓是当时最有名的粮仓,“积粟甚多”。
  
  当时秦国的国民基本只有两个生存选择,一个是农耕,一个是兵役,这两个任务都是围绕强大的军事机器的。尤其重要的是,秦王朝的军队后勤供应,特别是粮食供应,在商鞅变法后,形成了严格的体系。反观亚历山大,靠纯军事实力征服了广大地区,并没有建立统一的国家制度,这看起来更象是一个不同国家不同部落形成的松散联盟,它的粮食供应、后勤保障基本上依靠对被占领区的武力掠夺,根本未形成制度。关于经济实力,黄贴还说“从货币储备量来说,亚历山大从波斯获取了二十余万塔连特白银,秦国完全无法相比。” 经济实力不知是不是这个算法?不知秦王朝时是否用黄金白银的储备量来作为稳定货币经济的唯一因素?秦王朝当时实行中央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商鞅变法后已经有专门的中央财政部门负责全国征税工作。当时不仅仅有农业赋税,还有盐政、铁政,更有山川之税。西汉的董仲舒曾说秦朝“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以这样的经济实力和充足的后勤供给能力来看,一旦战争爆发,在国力上,马其顿人已输了先机。凭借这样的国力,秦王国动辄可以动员三十万以上的军队长期作战,而马其顿呢?白花花的二十余万塔连特白银不知能花几年?我实在看不出来在这个方面马其顿怎么就强于秦国了?
  事实上秦国包括后来的秦王朝已经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军国主义帝国,整个国家就是一部战争机器。当时世界上唯一拥有百万军队的国家,常规兵力是当时世界上其他大国的十几倍。这样的国家无论是一次战争所能动用的军力,还是进行持久战争的能力,都是空前的。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军事方面。军事制度方面,作者说“由于商鞅变法,秦国成了法制国家,赏罚公正。”并说“马其顿没有这样的制度”。那么,我这里想展开说说秦朝的军事制度是如何的强大。秦代兵制是以个体兵农合一的郡县征兵制,并实施战时军功赐爵制度。秦国以军功考核升迁,不管他是出身如何,立功有赏,打败仗的有罚,所以战场上人人奋勇,以求军功。当时齐人善于御剑技击,但荀子曾说 “齐国的技击,不能碰上魏国的武卒,魏国的武卒,不能碰上秦国的锐士,一碰上,就象以卵击石了。(大意)”秦国对征兵对象的要求非常严格,主要来源是“什伍”内的编户齐民。身份低于“士伍”的贱民和奴隶没有正式服兵役的权力,即使从军,也只能作“徒兵”。而且对征兵对象的体格有严格规定,体形较小者,体格赢弱者只服劳役,不服兵役。由此可见,秦国的作战部队基本都是体格健壮、训练有素的青壮男子,而且这样的军队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毫不退缩,可谓精锐之师。当时的军队有禁军、宫城近卫军和京畿驻军,以及郡国兵(分为内郡和外郡,当时秦设立天下三十六郡),驻守边防的边郡兵,另有来源于少数民族的属国兵。
  
  秦代军队的指挥和组织系统已经比较完善,最高军事长官称“上将军”或“大将军”,以下还有“尉裨将”、“裨将军”、“将军”等较高级的武职。各地还有“郡将”,负责当地军政大权。从秦兵马俑的出土状况来看,秦军的军队指挥系统已经完全独立出来,并且采取很多措施保证战时军队指挥系统的安全和指挥上的连续性,适应更大规模的作战。这已经与春秋时代大不相同。军队指挥官不用再身先士卒,他的主要作用是指挥大规模的战役。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完全不取决于指挥者的个人武力,这不能说不是一个进步。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两边军队指挥员素质的比较。黄贴说,“将才方面,亚历山大大帝的统帅才能在古代能够与之比肩的屈指可数。塞琉古、托勒密、安提柯的将才如何不好说。秦国时期相近的名将有司马错、樗里疾、甘茂等。”作者特意举了几个不怎么出名的秦将,偏偏遗漏了号称古今歼灭战第一的白起,统一六国的王翦、王贲和蒙恬等名将。中国有史以来有能力组织指挥超大规模会战如一次战役指挥20万以上的名将不超过10个,而秦时的白起和王翦就具有这种能力和战绩(注:比如o(︶︿︶)o 唉战将千员,而真正具备指挥大规模会战能力的将领只有林彪和粟裕两人,这也是现今林粟二人日益受到推崇的原因)。相信这些名将遇见马其顿诸将时,就作战经验、军事方略等方面丝毫不输于对方。而且战争规模越大,对秦将越有利。况且当时中国的军事思想发展已经很成熟了。战国时诸子百家活跃,兵家是最活跃的一家。汉初张良、韩信整理兵书,共得一百八十二家,其中战国末期和秦朝初年的兵家占极大多数。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秦军是如何训练的。秦军对各兵种,不仅仅有技术训练,而且还有战术训练,并配备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秦军步兵,主要训练和考核项目是使用弓弩。秦制规定,发弩者如果射不中目标,罚二甲,县尉也要受到处分。使用弓弩的力量大小和射者与箭靶的距离都有明确的标准。骑兵与车兵,主要训练和考核项目是驾驭战马。战马体格应在五尺八寸以上,称为“蓦马”。按秦制规定,蓦马如未经过严格训练,不能用作骑驰或驾车作战,或不能按命令奔驰,在这些方面考核成绩太差,负责马匹饲养和训练的官员和相关人员都要受到惩处。对驾车驭手的训练、考核也有规定,不能驾驭战车者,教官要受罚,驭者要补偿与训练时间相等的徭役。
  
  在装备方面,原文认为秦军装备原始,很落后,其实有不少错误。秦代军队的兵器分为远射兵器、长兵器、短兵器三类:远射兵器有弓、弩、箭;长兵器有矛、戈、戟、钺、殳、铍;短兵器有铜剑等。另外还有防身的甲、盾(无戈《秦始皇陵与兵马俑》)。黄谦贴原文说秦军在兵器方面,普遍的兵器是戈和戟。实际上是不准确的。秦末时主要长兵器已经演变为矛和戟。戈已经面临淘汰,到西汉时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根据《中国全史》介绍,秦时的矛长达6.3 米,并有秦兵马俑出土的文物为证。实际上秦军的长矛的长度和马其顿军队的长矛相似。原文还说,“秦军着皮甲。”这也是不确切的。根据出土文物,将士身着的甲衣由金属扎叶制成,不同兵种着不同形式的甲衣。秦军“带甲百余万”,当然大量配备是动物的皮制作而成的复合甲,轻便坚韧,虽然远不及金属甲坚硬,但负担轻,灵活方便,使得军队可以灵活的实施各种杀伤技巧,并能保持长时间作战而不疲劳。穿皮甲和金属铠甲在近距离博杀时各有优劣,穿金属甲有时能抵挡兵器的杀伤,但灵活性大大降低。铠甲的主要保护作用在于对劈砍的防卫,对锐利兵器的刺伤效果却并不是很好,实战证明,刺伤的杀伤力要远远大于砍伤。不知马其顿军队的铠甲能否抵挡的住秦军锐利的长矛。
  
  1998年挖掘的秦陵地下宫城军备库陪葬坑,这一发现,结束了我国古代军事研究中秦代无“盔”的历史。目前,从坑o(︶︿︶)o 唉清理出土石质铠甲80多领,头盔30余顶,这些铠甲和头盔,均采用质地均匀的青灰色石灰岩石片和扁铜条连缀而成,可称为“铜缕石甲、石胄。” 头盔的共同特点是:圆形顶片和四周连缀向下的70多个侧片组成。有的顶片中心还钻有装饰缨络的小孔,头盔总重约3公斤。用来制作这些盔甲的石片表面打磨光滑,边缘切割整齐,做工精细,工艺高超,造型精美。
  
  秦军中有弩、步、车、骑四个独立兵种,中国通史引用秦简《效律》的介绍,兵器与兵种的配置取决于作战的具体环境和具体战术:山林川渎地形复杂,宜为“步兵之地”,“车骑二不当一”;丘陵平原为“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两军于平地浅草相拒,为“长戟之地”,“剑盾三不当一”;丛林地带为“矛梃之地”,“长戟二不当一”;崎岖险阸为“剑盾之地”,“弓弩三不当一”。从这里不难看出,秦汉时代战术思想与兵器兵种配置的一般关系。
  
  秦军中最重要的是弩兵。恩格斯在论述古代战争时曾特别指出:“军队的力量在于它的步兵,特别在于它的弓箭手。” 秦代,最强大的兵种应该输于弓弩手,弓弩“言其声势威响如怒,故以名其弩也”。弓弩手已成为一支完整而相对独立的兵种,由“善发强弩、远而必中”的摧锋之士组成。在战术上形成与车兵、骑兵的密切配合,而且对射手的选拔也格外慎重与严格。作为秦代的弓弩手,他们必须是年轻健壮的“材力武猛者”,经过至少两年的培训才可作为射手初入军阵,兵马俑二号坑弓弩手的形象正是这些“材力武猛者”的生动写照。立姿射手体形称,身材高大。秦代弓箭手有轻装与重装之分,轻装弓箭手称作“引强”,重装弓箭手称“蹶张”。这是以引弓的不同方式命名的。引强是指用手臂张弓,赴张则是用足踏张弓的强劲弩手。秦俑二号坑有334 件弓弩手兵俑编成了一个独立的小方阵。
  
  战国时期有四弩:夹弩、瘦弩、唐弩和大弩。夹弩、瘦弩较轻便,发射速度快,多用於攻守城垒;唐弩、大弩是强弩,射程虽远,但发射速度较慢,多用於车战和野战。史记所载“机弩矢”,是由机弩所发。这种机弩装有箭矢的弩一个个连接起来,通过机发使之丛射或是连发,就可达到无人操作、自行警戒的目的。当然这只是推测,目前尚无实据。青铜弩机在战国时期才大规模地登上战争舞台,《战国策》就曾有“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砂子、少府、时力,距来者皆射六百步之外。”的记载。这样远射程、大张力的劲弩,单靠人的臂力拉开恐怕是困难的,只有采用“蹶张”才能奏效。据考古学家王学理先生估计,威力最强大的弩弓的射程当大于六百步(合今831.6 米),张力也当超过十二石(合今738 斤)。《中国全史》接受了这种说法,书中提到“大弩射程竟达900 米”。当然也有不少专家不承认这种说法,如“十二石的弩是难以令人相信的”(见《中国科技史探索》)。杨泓的《中国古兵器论丛》里也说:“(战国时的弩)可射六百步,看来是不可能的”。我们可以做一个最大的折扣,当时秦军采用的是六石的强弩。根据兵器力学基本原理,助推力减半,射程只减少约三分之一强。这样的话,十二石的韩弩如果能劲射八百多米,那么六石的秦弩则可以劲射五百余米,而绝非黄谦文所说的两百来米。当然这是步兵弩手所使用的“蹶张”式强弩,而非骑兵使用的“引强”。训练有素射术精良的秦军弓弩手中并不缺乏神射手,他们层叠反复,次第发出强大的箭雨,有如现代战争中的枪林弹雨,不知远古时代远非铜墙铁壁的马其顿兵团如何抵挡秦军的第一攻击波?
  
  本人翻阅了一些西文资料,其中关于古希腊弓弩和弩手的记载确如黄谦文所述,“射程为300到400米”。但是这些都是关于兵器的数据记载。没有找到关于马其顿兵团中弩手作用如秦军弩手那么重要的记述,也没有查到希腊弓弩手如何在战争中发挥作用的详细记述,更没有找到考古资料以证明希腊弓弩手的突出地位。
  
  黄谦文中用孙膑兵法概括了秦军的阵势,“秦军的阵势,依照秦兵马俑,可以知道。华夏国家的主要阵形依《孙膑兵法》,为方,圆,锥行,雁行,钩行,玄襄,疏阵,数阵,及火阵,水阵八种阵法。” 似乎也不准确。秦兵马俑坑分1,2,3,4号坑,根据中国军队的传统,1号坑为中军,以轻装步兵、战车部队和重装步兵为主。2号坑为左军, 由弓弩手,骑兵部队和战车部队组成。4号坑为右军,没有挖掘出兵马俑,据说是由于当时建造四号坑的刑徒被组织去攻打起义军去了。3号坑为后军,实际上指挥部。值得注意的是2号坑的部队最前方的一角排列着一个弓弩组成的方阵。方阵四周均是持强弩的立姿射手,外围强弩手的内侧则为持弓的跪姿射手。这种列阵方法,在军阵的前方和两翼将形成异常密集的火力。明确的反映出当时战争中的程序和步骤。敌军迫近时,立姿射手先发强弩,继之跪姿射手再发弓箭。一起一伏,迭次交换,从而保证箭矢不绝,产生持续的攻击波,使敌军冲锋的势头得到遏制。此后就是战车的进攻,中国战车是有别于西方的战车的,战车上有以驭手,左右都有重甲士兵,所以可以应付左右的攻击。两翼由于有战车群,这样可以利用战车来反复冲击对方的两翼,同时中央开始移动,由轻装步兵先远程进攻,后由战车轮次冲击,后续步兵消 灭败溃的残敌。因为骑兵分配在两翼,这样,可以有骑兵作为协同战车部队,切断敌的退路。从秦兵马俑的4个俑坑的布局来看,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秦代军队军事素质与布阵技术的规范化。
  
  黄谦文十分低估秦军骑兵的作用。秦地处西北,长期与戎狄杂居,被东方各诸侯国视为戎狄,排斥于华夏之外。善于养马御马,这就为骑兵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内地养马的成本太高,而秦国拥有甘肃宁夏的山下草原。特别是甘肃的山丹马场,是我国境内最大的马场。从周王朝开始至今,此地成为中国著名的养马基地。黄谦说秦军车不过一千,骑兵不过一万,来自“车千乘,骑万匹,带甲百余万”的说法,这显然是望文生义。千乘不是指一千,万匹不是指一万。而实际情况应该是,战车数千乘,骑兵数万。根据《中国全史》的估计,秦马总数当在10万匹以上。《史记·白起传》里曾记载,秦赵长平之战时,“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骑兵为“一军”独立编制,单独执行任务,对战局胜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配合主力全歼赵军四十万人。这个战例从一个侧面也可旁证出秦国已有骑兵。据专家估计,蒙恬戍边三十万大军对付匈奴,骑兵部队应在三四万以上。
  
  《文献通考·兵考二》上曰,秦之故地“上郡、北地、陇西之地多骑士”。可见秦骑兵的素质非常高。战国及秦代的骑兵配有齐全的鞍鞯,但是没有马镫这对马上的格斗战十分不利,所以当时的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少量的使用青铜剑、戟作战。过去一般认为古代中原地区马鞍出现在西汉时期,而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陶鞍马,马背上所饰的马鞍,其前后两端略略隆起,中部低凹,属低桥鞍。它的发现将马鞍出现时间提前了一百多年。马鞍的使用在骑兵战术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骑兵的双手进一步获得解放,有效地增强了骑兵的战斗力。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就是为了让骑兵便利于在马上使用弓箭。所以战国时的骑兵普遍都装备弓箭的武器。根据二号坑出土的陶鞍马,秦军完全具备了骑射的能力。战国时期,由于统一战争需要,秦大力发展骑兵部队也是必然的。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骑兵建设和作战经验,为汉强大骑兵部队的产生提供了准备条件。
  
  黄谦文中关于马其顿兵团的攻城能力的描述我觉得还是比较客观的。除了野战之外,攻城方面亚历山大的部队确实具有优势。就“亚历山大时代的投石机可以把20到30公斤重的石头抛到400米外。”这一点来说我还是有不同意见的。投石机虽有威力,但命中率很查,也许能砸毁一些民房,如果城内有基本的掩体,它对部队的杀伤力还石很有限的。另外中国在这方面军事技术不发达也和中国当时的军事思想有关。当时的中国兵家思想主张在野战中解决所有问题,兵家关于城池攻守方面记述相对很少。
  
  海军?秦军没有,但有水军。秦代水军战船称“舫船”,一船载五十人与三个月的军需,顺水可日行三百里。统一6国后,秦军在原秦国水军的基础上,又收编了吴、楚、越等国的水军及舰船,使水军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战斗力也更加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年),尉屠睢所率南征百越(也就是黄先生老家)的50万大军中,主力即是“楼船士”,可见秦时水军规模之大,且能单独完成作战任务。
  
  还没写完,不写了,太累了,到此为止。也说不上是原创,大家都是抄书而已.
</P>
发表于 2005-12-1 21: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P>再转资料贴</P><P>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战暨马其顿军与秦军的再比较
  秦大路
  
  今年11月,好莱坞著名导演奥立佛·斯通的战争史诗巨片《亚历山大大帝》将计划在全球上演。届时一股强劲的亚历山大旋风必将席卷全球。大路同时也叹息,什么时候华人世界能拍出这类大片来演绎秦o(︶︿︶)o 唉武的帝国雄风啊。
  
  正与网友讨论马其顿军和秦军谁更强的大路,忽然来了兴致,再写下这个帖子。上个贴子主要谈的是秦军及秦帝国的优势,这篇主要谈谈亚历山大的主要战役和双方对决时的一些假设。唧唧歪歪有些罗嗦,再供方家一笑。
  
  1、亚历山大四大著名战役介绍及分析
  
  马其顿在腓力二世(大路按:也有不少史书翻译为菲利普二世)立国阶段,遇到的敌人大都是古希腊的个城邦军队,这些军队数量较少,而且战斗力不敢恭维。他们采取与马其顿方阵类似的希腊方阵,在硬碰硬的对决中落于下风丝毫不奇怪。更重要的是,不少敌人望风而逃,“看到他的部队调度灵活、纪律森严,早已目瞪口呆,未等这些希腊人靠近,发一声喊,就放弃了头一排山丘逃走了。”(阿里安(FLAVUS ARRIANUS)的《亚历山大征战记》)
  
  亚历山大的第一个著名战役为格拉尼库战役。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3万余步兵、5000余骑兵东渡今达达尼尔海峡,与波斯军队相遇于格拉尼库河。波斯2万骑兵沿河列队,形成一个长方阵,近2万步兵和雇佣兵居后。双方骑兵在河边发生激战,随后波斯骑兵溃退,导致全线溃退,被俘2000余人。是役,亚历山大斗志骁勇,战折两条长矛(大路按:山茱萸制作的长矛似乎不是特别坚固),亲手斩杀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女婿和另一名高级将领,自己的头盔也被砍掉一块,险些丧命,以损失105人的代价,取得了其四大名战中第一战的胜利。(大路按:这个数字来自阿里安的说法,这种战损比非常奇怪,我国历史上有“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说法。看到马其顿这么低的伤亡人数,总觉得要么是波斯军队地战斗力太面,要么就是阿里安的征战记有猫腻。)
  
  第二个战役为伊苏斯战役。公元前333年春,亚历山大继续南征叙利亚沿海地区。此时波斯帝国的皇帝大流士三世御驾亲征,率军十多万(大路按:这个数字向来有争议,阿里安的说法是60万,有说30万的,也有说20万的,真正数字不可考,这里的数据采用《世界通史》的说法)。波斯大军原本驻扎在平原区域,但大流士三世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决定,把军队开进地势狭窄的伊苏斯城一带。这样,他的军队既无法发挥数量上的优势,又不能使骑兵和弓箭发挥效力。用中国的传统说法,大流士三世犯了兵家大忌。战斗开始后,亚历山大率领右翼重装骑兵部队直捣波斯军的左翼和大流士御驾亲督的中军。双方开始混战,战斗十分惨烈。尽管波斯的希腊雇用兵方阵抵住了亚历山大的中央方阵并曾把对方的方阵撕开了一个缺口,但大流士的左翼遭到亚历山大的右翼的重创后,大流士三世怯阵脱逃,致使波斯军队军心大乱,导致全线溃败。大流士的母亲、妻女都成了亚历山大的俘虏。这次战役,根据阿里安的说法,“波斯军队十万人战死,其中包括一万多骑兵”。马其顿方面只有“大约一百二十名马其顿卓越人物阵亡。”
  
  公元前332年1月,亚历山大的军队进军包围了推罗城(大路按:国内资料翻译提尔,泰尔,推罗,泰内等不同名称),受到了推罗人异常激烈的抵抗。这次围城战在历史上算是非常著名的一次,它从公元前332年1月起,直到8月末才被攻陷,整整耗时7个月。期间亚历山大动用了各种手段,如弓箭,抛石机等都不是很有效。攻陷推罗后,亚历山大命令马其顿军队把推罗城夷为平地,血洗推罗。阿里安说,马其顿军队进城后杀死了约8千推罗人,此役马其顿方面前后8个月一共阵亡400人。亚历山大将其3万居民卖为奴隶。亚历山大攻陷推罗后远征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马其顿军队在这些地区基本上一路兵不血刃,对方纷纷出城投降。但在加沙,马其顿军又一次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两个月后,攻克加沙,杀死了所有的成年男子,并把剩余的孤儿寡妇全部卖为奴隶。
  
  公元前331年春,决定东西方两个帝国命运的高加米拉大决战拉开了序幕。根据阿里拉的说法,大流士三世征集了步兵百万、骑兵4万、200辆滚刀战车和少数战象(大路按:关于波斯兵力的说法,各种文献争议很大,尤斯丁认为是四十万步兵和十万骑兵,库蒂斯认为是四万五千骑兵和二十万步兵,而狄奥多拉斯和普鲁塔赫则都是说总数一百万。)根据富勒的《西洋世界军事史》的介绍,波斯的军队简直就是一个联合国军,他们由波斯人、印度人、巴比伦人、希腊人等超过二十个民族的军队组成。这倒非常相似于淝水之战中的前秦大军,苻坚的百万大军(大路按:其实可能也就二三十万)也是由北方胡汉十几个族组成的杂牌大军。亚历山大根据惯用的部署方式,依旧把重装骑兵部署在右翼,重装步兵方阵居中,左翼仍为为轻装步、骑兵混合部队。但在左右翼之后,各部署了一条后备线,分别由两个“快速纵队”组成。目的是面对任何方向,对从前面、侧面和后面来的攻击,都可加以迎击,同时可以在正面增强方阵的后备威力。这种阵法被称为亚历山大的空心大方阵。
  
  这次战役简直就是伊苏斯战役的翻版。经过惨烈的前哨战斗,亚历山大率领的右翼重装骑兵部队,顶住了波斯的左翼骑兵的进攻后,和中央方阵一道突破了波斯军队的左翼和中军。但在马其顿军队的左翼,波斯军队一度突破,甚至包抄到马其顿军的后路,但受到快速纵队的顽强阻击。很可惜,波斯军队抵挡不住马其顿军的右翼和中央方阵的攻势后,大流士三世故技重演,又一次调转马头,飞马狂奔。于是波斯军队全线溃退,并导致一度取得胜机的左翼骑兵部队被马其顿军队围歼。经此一役,马其顿大军所向披靡,占领了整个波斯。后大流士三世为部下所杀。
  
  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进军印度,他在那里击败了印度国王婆拉斯,这是他的四大会战中的最后一个战役,海达斯皮斯战役。关于这次战役的详细过程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这是一次一边倒的战役。印度军队使用了几十头战象,战斗打响后,印度士兵纷纷退却到大象身下寻求庇护,结果导致战场上形成了几十个以大象为中心马其顿军在外围的包围圈,于是印度军队基本都被围歼。
  
  四大战役结束后,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真可谓前无古人。后世的罗马人用了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同样大的帝国,亚历山大只用了十几年。所以,他被西方誉为西方历史上第一名将也是名至实归。
  
  2、对亚历山大军事成就的评论
  
  实事求是的说,亚历山大毕生真正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波斯。所以,亚历山大建立庞大帝国的前提就是击败波斯。战胜了波斯,就等于战胜了当时他所能触及的世界里的所有敌人。而他的对手波斯帝国,虽有辽阔的疆域,却摇摇欲坠。其统治并不稳定,皇室长年政变频仍,内讧不休,大流士三世就是在政变后被权臣推上皇位的。各属邦如埃及、叙利亚等常怀二心,一有机会,便会脱离其统治而改投更强的统治者。波斯虽有庞大军队,却是各民族各属国组成的“联合国军”。根据几次重大战役的实际情况来看,波斯军队的统帅指挥能力低下,而波斯军队的战术素养、战斗意志都很薄弱,各军种配合很差,一旦战情出现不利局面,毫无死战决心。军队指挥机制也时常运转不灵。所以,波斯帝国实际上早已外强中干,仅存大国的外表,而无帝国之实。
  
  毫无疑问,亚历山大具有卓越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才能。但是他的对手大流士三世也是一位百年难遇的庸帅。我想历史上任何统帅都愿意选择这样对手。在四大战役之一的伊苏斯战役中,大流士三世不识地理,不明敌情,率领大军在狭长山地与马其顿军展开决战,致使骑兵和弓箭基本上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己之短,对敌之长,犯了兵家大忌。大流士三世两次御驾亲征的重大战役里,都是在酣战之际,率先怯逃。阿里安的《亚历山大征战记》中提到,在前一次伊苏斯战役中,他“一跃上马,逃之夭夭”,后一次在高加米拉会战中“拨转马头,溜之大吉”。大流士两次逃跑的时间都是两军决战最关键的阶段,波斯军队虽然难以抵抗对方的进攻,但依然可以坚持战斗,而且两次战役里右翼都曾取得主动。主帅的逃跑遂使波斯军局部取得的胜利,立时化为乌有。反观亚历山大,每次战斗均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个人武勇和领袖素质方面,双方统帅可谓判若云泥,高下立分。真是主帅无能,葬送三军。拿破仑说过,“绝不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这是一条确定不移的战争格言。理由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做。”可是,大流士三世和波斯人偏偏这么做了。
  
  波斯军队的组成上也比较混乱。前面说过,高加米拉战役中波斯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来自多达二十个以上的民族和国家。这样的军队根本无法做到上下同心、拼死为帝国效忠并死战到底的决心和气概。每每看到史书里关于大流士三世和他的帝国军队的描述时,大路就会想起中国另一个与他非常相似的皇帝──前秦苻坚。苻坚也是率领了一支联合国军,苻坚也是大战后帝国立即四分五裂,苻坚也是被原来的部下后来成为叛乱首领之一(后秦姚苌)所轼。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偷安江左的东晋朝廷不可能出现亚历山大这样百年难遇的英明统帅,所以最终并没有收复北方失地,建立统一的帝国。
  
  波斯帝国的军事实力,不仅在重大战役里的表现的很差,其国土防御能力更差。亚历山大大军从地中海到小亚细亚,除格拉尼库一次战役以外,大军长驱直入,基本上没有什么战事,没有遇到任何有规模的抵抗。波斯帝国虽然占有北非、中亚和西亚,其防御战略与东亚华夏“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思想截然不同。在地中海东部沿岸,叙利亚、巴勒斯坦均俯首称臣。除推罗、加沙两城外,其余的城邦纷纷投降,以避战祸。埃及据有北非辽阔疆域,乃巨大文明古国,但此时却是波斯属国,马其顿大军到来后,豪不抵抗,阿里安的《亚历山大征战史》中说,埃及总督“客客气气地迎接亚历山大进入埃及城乡各地”。数年间,亚历山大兵不血刃,便取得了半个波斯帝国。待到高加米拉会战结束,波斯帝国守御国土的信心丧失殆尽。亚历山大随后攻陷了波斯首都帕塞波利斯,一把大火烧尽波斯皇宫。此后,亚历山大用了三年收复了波斯帝国的整个东部疆域,从而彻底消灭了这个大国。
  
  亚历山大创立帝国之不世武功主要依赖其击败波斯帝国的四大战役的成果。这和华夏战国时期诸国百年千战的战争密度来比较似乎相对来说不够惨烈。而当时的中国,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代,再到秦帝国的建立,经过了千百次战火的洗礼才达到国家的一统。
  
  毫无疑问,亚历山大是西方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但其最为人称道之处在于军事成就、传奇般的远征和希腊文化的传播方面。三者缺一不可。就其军事方面来说,大路不认为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军队能胜过罗马帝国、秦帝国、汉帝国以及后来的蒙古帝国的军队。美国T·N·杜普伊在《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中曾说“假如在菲利普,后来又在亚历山大的亲自统帅下,这支军队也许能够战胜以后18个世纪,即在黑火药兵器占据优势之前的任何一支军队。”这个说法流传比较广。但是,在此书关于蒙古军队的章节里又说,“蒙古人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纪律养成,建立了一支以弓箭为武器,骑兵为基础的军队。战争的实践证明,这是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 自相矛盾之处,一目了然。以此关公战彼秦琼,谁是最后的胜者?
  
  历史上关于亚历山大的记述大都来自于阿里安(FLAVUS ARRIANUS)的《亚历山大征战记》,而这部征战记充满了传奇色彩。其内容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历来受到西方历史学家的质疑。阿里安是个罗马时代的希腊人,写这本书已经是亚历山大死后三百多年的罗马时代了。
  
  现代版的《亚历山大征战记》前言指出,阿里安的作品的史料价值值得怀疑。“因为阿里安并不隐瞒他写的这部书是以托勒密和阿瑞斯托布拉斯二人的记述作为主要的依据。关于前者,阿里安还曾天真的说出他的看法,认为托勒密作为国王不至于说谎;甚至还说,托勒密写书时亚历山大已经死去,他再吹拍谄媚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阿里安这个看法只能说明他尊敬帝王,也许这一点是值得赞扬的;但同时也说明他缺乏批判精神。” 前言里还说,有一位中世纪的读者写的一首讽刺短诗,描绘托勒密的无知和欺诈。由此可见阿里安所依赖的托勒密的所谓原始随军记录的可信度。
  
  关于双方四大战役中的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来看,《亚历山大征战记》有诸多不可思议之处。一方面毫无顾忌的夸大波斯一方的军队人数,从而突出胜利者的功绩。另一方面则竭力压低马其顿方面的伤亡人数。这方面的不实数据前面已经提到不少了,这里再提一下。最大战役高加米拉会战中阿里安估计波斯军被杀者为三十万人,而被俘者则更多,至于亚历山大方面则认定只损失一百个人和一千匹马。
  
  无论无何,亚历山大所有的经历和战绩都无可辩驳的证明了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远征充满了神话般的色彩,他的短暂的帝国大大推动了东西方的人种融合和文化交流,其影响之深之广是古今中外少有的。
  
  </P>
发表于 2005-12-1 21: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3、马其顿军队的军制、装备和战术
  
  马其顿军团威力最为强大的是重装步兵方阵,即马其顿方阵。步兵方阵起源于希腊方阵。马其顿方阵的创建人是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到亚历山大时代,一个标准的巨大方阵共约16384人,由四个组织严密小方阵组成,每个小方阵(约4096人)由一名将领统率。每个小方阵每一横排为256人,纵列为16人。四个小方阵横排成一个长方形大阵,每排就成为1024人,纵列仍为16人。(大路按:看起来有点类似我国演义评书里的十六条一字长蛇阵构成)。方阵的基本战术组成单位为方阵的纵列,即16人,名为洛考斯。16个洛考斯组成一个辛塔哥马(256人),相当于营。一个小方阵由16个辛塔哥马组成,相当于一个师。亚历山大在参战人数最多的战役里动用了两个巨大方阵。
  
  从这个战术组成来看,马其顿方阵很严密。重装步兵方阵的前6排士兵平持长矛,后10排斜持长矛。有时后排士兵会把长矛放在前排士兵的肩头。方阵整齐行进时,步调一致,长矛挺立,蔚为壮观,其阵势现在只有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和建国45周年阅兵的场合里才可以看到,呵呵。这种方阵在进攻方向可按前后左右更换,由于方阵可以临时变为整个阵势也可因敌因地而变队形。尽管如此,这种方阵最适合的作战地形是平原。而且最适合的战斗情形是,敌军和马其顿军团做面对面冲锋,拼死决战,这样正落入亚历山大下怀。
  
  马其顿军团的巨大方阵主要是作为中军来用。它的右翼主要为重装骑兵。马其顿军的重装骑兵是由年轻贵族组成的精锐部队。(大路按: 这支精锐英文名为Hetairoi,国内的中文资料翻译上比较混乱,如伙友,王友,御林军,国王的朋友等等不一而足) 。用我们中国的说法,这都是一群“膏粱子弟”。但这批贵族子弟自幼刀马娴熟,又富有希腊式的骑士精神,并有向亚历山大效忠的赴死斗志,所以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
  
  左翼由轻装步兵与同盟者骑兵组成。但左翼轻装步兵的队形很长,呈斜形,有如一条巨长的锁链,可以贯穿连接整个重装步兵方阵和右翼重装骑兵,在作战中保持全军互相策应、队形不乱而不至于被敌军分割包围。轻装步兵大都配备较短的长矛,较宽的盾牌和较轻的铠甲,而且多数为皮甲。轻装步兵的机动性较强。由于巨大方阵在作战中保持密集紧凑而且移动快捷的队形并不容易,所以很多作战任务都由右翼或者轻装步兵来率先发起。
  
  组成马其顿方阵的重装步兵基本由马其顿中上层自由民组成。轻装步兵无论在装备和训练上或者在纪律养成上一般都比不上重装步兵,他们大多来自社会的下层。许多轻装步兵,特别是配备有特种兵器并有熟练技术的弓箭兵和投石兵均为雇佣军。他们跟不太强大的轻装骑兵共同负责保卫前进中的方阵侧翼。战斗开始时,他们在方阵前面组成一支散兵屏护部队。
  
  根据亚历山大四次最主要的战役来看,亚历山大的主要战术是利用重骑兵率先突击,来打击敌人的左翼,然后中军巨大方阵跟进摧毁敌方中军主力。战斗力较弱的左翼则咬住对方右翼,有时左翼甚至抵挡不住,但随着右翼和中军的胜利而反过来对敌人进行反击。最终击溃敌军,获得全面胜利。马其顿军的核心战斗集中在方阵的冲击力(大路按:即英文里的shock)方面,这种方阵在正面冲锋时可谓势若巨雷,锐不可当。但是,它的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方阵士兵配备较重的长矛、铠甲和盾牌,所以行军缓慢,机动性差,适合速战速决,不适宜长期作战。而且方阵在作战中只有保持密集队形才能维持强大战力,波斯军队的冲击力虽然曾破坏过马其顿的方阵队形,但却没有继续扩大战果。
  
  马其顿军队的重装骑兵的实力相对于波斯军队还是很强的。但是,正如美国T·N·杜普伊在《武器和战争的演变》中所指出的,骑兵从来就不是希腊部队(大路按:马其顿军制主要来源于希腊)的主要兵种,“除了北部的塞萨利和马其顿等较为平坦的地区外,多山的希腊很不适宜骑兵的机动。因此,一般说来,希腊不很重视骑兵这一兵种,而着重依靠经过不断改进的步兵方阵进行作战。” 马其顿重装骑兵的武器装备跟重装步兵基本相同。他们也都手持一根马其顿长矛,可惜在马背上很难施展。在交战之前,他们往往把长矛扛在肩上,矛头稍向下。冲锋时,长矛可以稍稍放低在肩部以下,但还需矛头向下方倾斜以保持平衡。在猛力刺中第一个敌人后,往往让长矛留在他的身体里不再拔出。丧失长矛以后,再用刀剑继续进行战斗。等到战斗胜利后,再去找回那些长矛。这是一种相当奇怪的战法,残酷的近战中未必能占有优势。由于当时的马匹无马镫、马掌,也无马鞍,只有马披或坐垫,所以其战斗力不可过于高估。
  
  马其顿军队中除了方阵重装步兵和重装骑兵以外的轻装骑兵和轻装步兵并无优势可言,在数次战役中均成为马其顿军队的软肋,而险些导致全军被击溃。在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米拉战役中处于左翼的轻装骑兵和重装骑兵,都曾遭到波斯骑兵部队的重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其顿军队获得胜利的主要战术原因在于重装步兵方阵和重装骑兵。如果作战中,对方与马其顿军队做正面冲锋,那么很难有敌军能阻挡方阵的无坚不摧。但是,重装步兵方阵也有弱点。方阵只有在保持严整的队形时才能发挥强大作用,为此对作战地形有一定的要求。而且方阵前后左右必须有机动性很强的轻装步兵和轻装骑兵保护以使其队形不乱。其次,马其顿方阵的正面有如铜墙铁壁,但两侧是薄弱环节,如果对方从两翼切入,迫使其每个16个人组成的纵向队列发生断裂,那么整个方阵就会遭到很大破坏。后世的西诺塞法拉战役战争期间,罗马军团就是从两翼切入而破坏了马其顿方阵,从而取得了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即使是威力无比的方阵正面,也曾在伊苏斯战役中被波斯的希腊雇佣军撕开了一个大缺口。
  
  4、秦军的军制、装备和战术
  
  当时那个时代的秦国军队的战术组织和马其顿军队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阵法却又截然不同。秦军士兵勇猛善战,称为锐卒。根据《商君书·境内》,秦军队最小战术单位为伍,由5个士兵组成。10个伍组成一个屯,由50士兵组成。2个屯组成一个将,由100名士兵组成。5个屯组成一个主,由500名士兵组成。2个主组成一个大将,由1000 士兵组成。(大路按:此处的大将是秦军建制单位,不是将军之意。)军队在做战时,伍、屯、主、将、大将等战术组织保持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以一个伍为例,防守时五名军卒互相保护,进攻时如有人数优势则围攻敌人。混战时,伍内部兵卒之间始终保持紧密联系,队伍不会被轻易击破。
  
  华夏战国时期的阵形与同时代的希腊和马其顿军阵相比,保持了更大的灵活性。春秋时期,早期的军事思想比较呆板,只讲究正面冲击的威力。这一点与马其顿军队有些类似,但到战国时期,这一呆板的战术思想即被抛弃。战国时期的步兵阵,都能因敌因地因时而布成不同的阵形,根据《孙膑兵法》,大致有步兵阵,即有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雁行阵、钩行阵、玄襄之阵等达8种之多。华夏的军阵讲究千变万化、“水无常形,兵无常势”。相比之下,马其顿的步兵方阵,虽有正面突击之威力,但显得呆板,并不适合任何作战地形。而灵活性和变化性则是中国军阵的最大特色。
  
  除了步兵阵以外,战国时期和秦王朝都有强大的车阵。据《左传·昭公十三年》载,晋国约有战车5000 乘;楚国仅4县就“赋皆千乘”,战车当不下晋国;秦一公子奔晋,带车千乘,估计秦、齐二国各有战车二三千乘。若依每乘兵员75人计,则晋楚大国兵力不下30万,齐秦等国也不下20万。总兵力比前期增加约五六倍。战国时期,各国兵力空前扩大,兵员剧增。秦兵马俑来看,一乘车卒约为8人。假设秦时一次重要战役出动三千乘战车,则车兵约为2.5万左右(不包括战车周围的步兵),这是一支相当孩人的高机动性军队。(大路按:当然这只是大路的假设,有的战车只为作战使用,只有驭手,弩手和重甲持矛的士兵组成)。战车的防护措施也比较完善,轴端装有矛头,马身覆有厚甲。
  
  有人可能会以亚历山大与波斯最决定性的战役高加米拉会战为例,来证明战车的战斗力低下,实际上是不妥当的。在高加米拉会战中,波斯的战车共有一百辆,每辆战车只有一至两名驭手,这些驭手本身不具有战斗力,主要依靠车轮周围配备的锋利刀片来滚杀敌人。当战车被围困时,马其顿士兵很轻松的就把驭手一个个消灭,战车也就立刻成了一堆废物。但是,秦军的战车会超过一千辆,秦军战车上的车兵是秦军精锐之一,不仅有力大体健手持长矛的兵卒,还有弓弩娴熟的弩兵。更重要的是,每一辆战车周围都有一定数量的徒兵── “锐卒”,有他们的保护,对方难以接近战车。所以,象波斯战车被迅速围歼那种态势根本不可能发生在秦军身上。杜普伊的《武器和战争的演变》里也说,“只要有适合的战机,用于恰当的时间和地点,战车在作战中曾多次赢得过胜利。”
  
  当然秦军最具杀伤力的还是弓弩。关于弓弩的射程和杀伤力,前面已经讨论够多了,这里将再提供几条证据来说明一下。现在普遍认为中国的弓弩领先于当时的西方,西方后来从中国传过去的弓弩制造技术中获益良多。以弓为例,齐国的《考工记》详细描述了制造弓与箭的选材、工艺流程等。明确指出制造弓所需的六材是干、角、筋、胶、丝和漆,“六材既聚,巧者合之”,只有六材都准备好了才能合制成弓。其中的干是指弓干,取材最好为柘(zhè)木,其次为檍,桑,橘,木瓜,荆,最下等为竹。古代工匠制成一张良弓,从第一年开始选材、干透,到牛筋、弓角的制作,到最后的被弦,共需要约4年左右的时间。其中制作之艰辛,可见一斑。最终的质量也可以想见了。当时的诸侯和武将对弓非常重视,丝毫不亚于对宝剑的重视。据载,楚灵王酒醉之后将楚所藏之宝弓“大屈”送与鲁侯,酒醒之后十分后悔,甚至不顾将背负不信之名,派遣使臣将“大屈”强行索回。
  
  《武器和战争的演变》里说,“从古代直至公元十六世纪这段时间里,弓始终是中国军队最重要的手提兵器。在既有重装弓箭兵又有轻装弓箭兵的亚述军队中,弓也是主要兵器。对古希腊、马其顿、古犹太人和古罗马军队来说,弓虽然也很重要,但只是辅助性的兵器。”当时希腊、马其顿和波斯的弓箭主要传自印度。而印度弓,竹子是常用的制作材料,有时也用藤条等材料。由此可以推想东西方在弓弩技术上的差距。
  
  对于当时以步兵为主构成的难以横向移动的大型方阵来说,弓弩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与威慑力,所以为中国历代兵家所重。如公元前260年发生的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军的强弓硬弩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数十万赵军无法突围,最终,赵国主将赵括射死,秦军以来弓弩取得了这场决定天下大局之战的胜利。又如后来西汉时的李陵,五千汉兵依靠车仗为工事,以弓弩为远射武器,竟然抵挡匈奴八万之众,射杀匈奴上万骑兵。李陵最后叹息说:“再给我们每人十枝箭,就能支持到边界。”最后虽然兵败,但可以想象得出弓弩的巨大威力。现在无法知道当时秦军每名士兵配备多少支箭,这里只拿后世的唐军为例做一个参照说明。据《太白阴经》所载,唐代军队一军人数为12500人,装备弓12500张(附弦37500条,箭3750000支),弩2500张(附弦7500条,箭250000支),弓弩装备比率各占100%和20%。也就是说,每名唐军配备一张弓,三根附弦,三十支利箭。在当时,这样的唐军是一支具有非常恐怖的战斗力的军队。每名秦军配备的箭簇的数量大路没有查到资料,但从秦兵马俑二号坑的出土情况来看,弓弩手背部置有上下两个对你的负矢陶环,每个陶环装置铜镞多达100支,其负矢之多,当时魏国武卒属于重装步兵,向有“负矢五十”说法,秦国的弓弩兵配备的箭簇的数量远远多于魏国武卒的弓箭配备。所有我们不难理解,秦国依靠什么手段竟然能合围同样数量的赵军了。在秦军强大的弓弩兵面前,赵军始终无法接近,事实上当时双方发生白刃近战相对比较少。
  
  秦军的骑兵我这里就不做过多介绍了。秦军的骑兵主要和车兵一起配置成车骑混成部队。骑兵的主要武器的是弓弩。战时可以灵活机动的在各种距离射杀敌军,克服步兵弓弩手的机动性不足。
  
  秦军的战术本人在前贴中已有提到,很多网友也有准确的论述。其基本作战方式是,弓弩兵在阵前射出强大的箭,以阻敌军前进之势。在敌方的步兵、骑兵和车兵受到强烈打击后,骑兵,战车和步兵发起冲锋。与马其顿军队不同的是,秦军会更多采用两翼包抄的围歼战术,如白起的长平之战。而马其顿军队则偏重于击溃战。
  
  5、当马其顿遇到秦国
  
  马其顿军和秦军都是历史上战力最强的军队之一。如果马其顿军队遭遇秦军,谁将是最后的胜者呢?且容我下面胡说八道一番。
  
  大路认为双方各有优势,所以也各有胜机。双方兵卒的勇武精神、牺牲精神和士气方面应该相差无几。秦国的军队,用《史记》的说法,秦国兵卒战斗意志极强,求战欲望强烈,在战场上毫不退缩,势以斩杀敌首为使命。同样,马其顿军队也一样是一支勇往直前的队伍。(大路按:秦军有点象战争狂人,而马其顿军人似乎充满了英雄主义。)战术素养方面亚历山大的军队历来受到推崇,这里也无须多说。秦军则经过几百年残酷征战的洗礼,加上完善的训练机制、军功进爵制度和长期的作战经验,应不落后于对方。
  
  在兵器方面,双方各有千秋。秦军的强大的步兵弓弩手和骑兵弓箭手必然在实力上远超过对手相同兵种。而在近战中,由于马其顿军队拥有当时最好的铁制兵器和防护铠甲,所以这方面马其顿方面的优势是明显的。但是马其顿方面身着皮甲的轻装骑兵和轻装步兵无论是兵器还是防护在近战方面对于秦军而言也无优势。秦军在兵器上的差距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虽然秦军的兵器大都是青铜兵器,但其布氏硬度可达80左右,做为兵器是完全合格的。而早期的铁兵器除了在硬度方面略优于铁兵器以外,韧性、可塑性远远落后于青铜。(大路按:这是借用一个文博专业的网友的说法,待考。)更重要的是,近战的攻杀技巧也非常重要,没有任何理由认为马其顿人在这方面完全优于秦军。
  
  在阵法方面,马其顿方阵的坚固性和锐利性是勿庸置疑的。秦军的阵法虽然种类繁多,但在战场不会固守于西方式那种坚固阵式。秦军必然侧重于变幻多端,避实就虚的灵活战法,进则迅捷有力,退而三军不乱。秦军面对马其顿这样的敌人,也决不会轻易和对方进行西方式的那种硬碰硬的冲锋。
  
  马其顿方面最大的战斗力在于右翼的重装骑兵和中央的重装步兵方阵。而秦军的精锐则在于左右军车骑混成部队和前军强大的弓弩兵。
  
  如果战斗打响,面对中国军队的弓箭,马其顿的重甲骑兵和轻装步兵,以及轻装骑兵也许会遭受毁灭性打击。关于重甲骑兵,马其顿人对马的防护并不是很完善,中国古代有射人先射马的说法,一旦马中箭倒地,重甲骑兵的战斗力将会降低大半。如果马其顿方阵丧失了轻骑兵和轻装步兵的保护,那么它就有可能被秦军的车骑兵和步兵分割包围。如果马其顿人确实能抵受的住秦军的强弓硬弩射出来的箭,呵呵,那么毫无疑问马其顿军队会突破秦军防线。至于步兵方阵,中国军队确实无法与之硬拼,但两翼包抄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双方发生近身白刃战,短时间内马其顿军队会略有优势,但也绝非有些网友所说的“一边倒的屠杀”。战斗如果能拖的久一些,优势又会倾斜于秦军一方。
  
  如果在兵力配置上,马其顿军队三万对秦军三万,总体感觉马其顿军队会有优势。当然秦军如有办法避开对方的冲击力(shock),也许有办法反败为胜。如果马其顿军队三万对秦军十万或二十万(大路坚信秦军战力远非波斯军可比),那么胜利的天平会倒向秦军一方。如果马其顿军三十万对秦军三十万,大路还是倾向于秦军,因为此时随着人数的增加马其顿步兵方阵的迟滞性凸显无疑,其全军的机动性会远低于其三万军队时的机动性。如果秦军的弓弩对马其顿军有很大杀伤力的话,这恐怕,又一个长平之战就要诞生了。
  
  如果马其顿军队真的不远万里进入中国,那么也许他将在几年之内面对与诸侯各国数百战的作战密度,无论如何马其顿军队最终免不了被全歼的命运。这样真就象中国文人所说的那样,“万里长征人不归”了。
  
  亚历山大曾经说过一句话一直为后世传颂,“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把中国海岸作为希腊的天然边界,也是很可能的。这样一来,我的马其顿的强大与安全就将得到永久的保证”。
  
  中国的战国列强如果听到这话,也许会重重吐出一个字:
  
  “切!”
  
  
  (写完后发现纸上谈兵原本真是无聊,哈哈~)
发表于 2005-12-1 21: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过放在这里不合适, 我可以单独移出来, 就怕沉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4 12:55 , Processed in 0.0987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