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10|回复: 5

我们的孩子一直在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5 11: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的孩子一直在死
  <b><FONT size=4>作者:孤灯下</FONT></b>(首发于猫眼看人)
   一部十月革命之前老俄国小说里说,贵妇人满脸泪水,农奴们一脸麻木,感觉十分奇怪。
   贵妇人说:我刚失去了我的孩子!
   农奴说:夫人,我的孩子一直在死!
  
   起这么一个触目惊心的题目,好像有哗众取宠之嫌,和年终欢乐喜庆的气氛有些格格不入,但我回顾今年发生的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事件,感觉这个题目实在是恰如其分。
  
  镜头一:黑龙江省沙兰镇水灾,105名小学生死亡
   2005年6月10日,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发生了号称是“两百年一遇”的特大水灾,“泥石流”瞬间淹没了沙兰中心小学,这次洪灾最终确认死亡人数117人,其中学生105人。
  请大家记住这样几个场景:
   1.不就死了几个孩子吗?有什么大不了的?!(沙兰镇洪灾后某公仆对情绪激动的灾民如是说)
   2.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今天下雨了”,我们还没等写呢,水就进来了…… —— 一名在黑龙江大洪灾中幸存下来的四年级学生说。洪水袭来之前,教师没有及时疏散学生。
   3. 洪灾发生前村民曾致电当地政府,希望能协助疏散学生,但值班官员说:“这事我们办不了!”当地的派出所接到求救电话时则声称他们正在办案,无法为村民解决问题。
   4. 报纸上登出了小学生在洪水没顶之时在教室墙壁上留下的指印,使人看到了一个个尚未展开的生命那最后的绝望挣扎,那时他们的口鼻之中已塞满泥浆,因此他们甚至不可能有呼号。
   5.令沙兰镇人最痛心的事情之一就是,这个由每个村民集资40元修建的学校不仅地势低洼,校舍只建成了平房,而且围墙很薄,只有两排砖而不是当地通常的两排半或三排砖。
   6.据《南方都市报》2005年6月16日报道: 黑龙江宁安沙兰洪灾遇难者遗体昨天开始火化,截止昨晚8时,共有86名遇难者家属签订了火化协议,其中16人火化完毕。牡丹江市秘书长王同堂在昨晚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这标志着安抚善后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当我们的喉舌宣布沙兰镇安抚善后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的时候,我沉默了,内心感到一阵莫名的悲凉。一百多具冰冷的尸体静静地躺在混浊的泥浆里,仿佛就是无声的控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最宝贵的,因为它只有一次。他们还只是孩子,还没到绚烂的季节就过早地凋谢了,谁之过???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政府抗洪救灾的英明领导,灾后安抚善后的伟大胜利,不幸被一百多具冰冷的尸体给抹杀了。亡羊补牢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平时能够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镜头二:全球网友救助白血病患儿佘艳事件
   她叫佘艳,生于1996年11月30日,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被好心人佘仕友收养;8岁时不幸罹患白血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6月18日,佘艳代不识字的养父佘仕友,在病历上亲笔签字:“自愿放弃对佘艳的治疗。”;后来得到了一位好心的记者傅艳的帮忙,把她送到了成都市儿童医院治疗,并把她的事情写成了报道,然后又有好心人转到了猫眼看人和网易新闻,各大论坛纷纷转载,各地网友反响热烈,踊跃捐助。在一周之后全球网友的捐款就超过了60万,体现了网络传媒的影响力和人性的温暖;治病所需的钱终于筹够了,大家都希望小佘艳能够早日康复。然而天不遂人愿,2005年8月22日晚6时50分,小佘艳由于突发严重颅内大出血,离开了这个最初遗弃她,最后又让她感受到温暖的世界。除去救助佘艳的医药费,还剩下54万余款,又救助了7位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这里,请大家特别关注一个名字:傅艳。她是《成都晚报》的一名记者,致力于救助那些身患重病,没钱医治的儿童,还在四川成都发动建立了有几万人参与的骨髓库。对于那些在死亡边缘徘徊的孩子来说,她无疑是最美丽的天使。我认为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能让我肃然起敬并称之为“伟大”的中国女性不多,也就高耀洁、林昭和张志新这寥寥几位。如果她不能入选2005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我认为是我们这个所谓“和谐”社会的悲哀。大家扪心自问,能够坚持几年如一日,为了帮助那些罹患重病无力医治,只好回家等死的孩子,不辞辛劳奔走呼吁,还要面对社会的冷漠和非议。试问当今中国,几人能够?
   (我一直有个小小男脑福??006年新年来临之前把网友转到猫眼看人的《八岁女孩自己安排后事》这个帖子筑到2000楼。我想小佘艳在天堂里面看到以后,也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的。地址如下:http://cl ub.ca 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amp;star=1&amp;replyid=4517875&amp;id=683818&amp;skin=0&amp;page=1 ,大家有心成全,在此万分感谢;如果没有兴趣,也就只好随缘啦。让我晕倒的是,在我写这个帖子的同时,有个家伙居然偷偷地把楼筑到了2000楼,在这里狠狠地鄙视一下,呵呵。)
  
  镜头三:山西沁源 货车撞死21名晨练师生
   2005年11月14日凌晨5时40分,山西长治市沁源县郭道镇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东风货车撞上了正在公路上晨跑的初中学生,造成20名学生和1名教师死亡,另有18名学生受伤。
   记得很多中小学校园的外墙上都刷有这样醒目的大字: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中国的问题就在于口号太多,落实的太少。这次事件的真正根源就在于此。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初级教育简直就是对人性的摧残,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他们把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变成了一台台只会考试的机器,这实在是让人感觉狠悲哀的事情。或许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机器,而不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很成功的。具体这次事件而言,初中生正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候,在本来应该睡觉休息的时间,给硬生生地拎出了热被窝,在黑漆漆的马路上跑步,边上不时有大货车呼啸而过,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情。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知道那些校领导是如何决策的,难道他们自己就没有孩子吗?怎么会出台这么没有人性的制度?他们是否真正从内心尊重过学生的感受,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了呢?
   一切罪恶的制度可以横行一时,就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纵容和忍耐,有了不爽也不敢大声说出来。长此以往,怎么能养成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一切不满的情绪都憋在心里,不变态才怪。如果没有这个意外事件的发生,学校依旧太平,学生们也依旧年复一年地默默地忍受着折磨。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听话的学生,不知道这是该高兴? 还是悲哀!
  
   行文至此,发觉牢骚太多,内心有些忐忑。最后篡改一下林则徐的名言给自己打气:“苟利孩童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掩饰内心深处一丝隐约的恐惧。
  后记:
   2005年12月24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或许是受到上帝的感召吧,我早上不到两点就醒来了,然后就再也睡不着了。在半梦半醒之间构思了本文,所以大部分都是梦中呓语,贻笑大方,呵呵。本人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是对宗教精神却趋之如鹜。耶稣基督用自己的宝血替世人赎罪,用悲悯的目光注视着人世间的苦难。上帝的国度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让世人在爱和宽容的氛围下,心灵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安宁。
   对于新的一年,没有别的奢求。只求身体可以健康一点,钞票可以多赚一点,房价可以再降一点,司法可以公正一点,窝心事可以少一点。至于新闻自由,言论自由还有民主选举之类不能当饭吃的东东,实在是不敢妄想。要求太多了的,上帝可不要怪我贪心哦 :)
   关于中国的矿难为什么这么多?现在风头正劲的何诈羞院士说的“谁叫你不幸生在中国啦?!”,实在是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如果不从道德层面考虑,仅从技术层面来看,实在是精屁得狠。丫挺的,站直了说话不腰疼,先去黑煤窑挖三年煤再回来好好反省反省。
  
   -2005.12.25 17:30于上海浦东
   夜夜秋雨孤灯下,恨尽天下碎心人。
   狗全性命于盛世,不求闻达于猪猴。
发表于 2006-4-19 09: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一次真正的文化大革命吧。。。
发表于 2006-4-24 09: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好帖
发表于 2006-6-27 23: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em01]
发表于 2006-8-17 15: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8-22 21: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冲动,对于无德的人来说,实在很难同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2 22:15:22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 鲁ICP备11028298号 )

GMT+8, 2024-11-22 20:21 , Processed in 0.0738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