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标题: ∷那个……我想说,不要让人们觉得华服寒酸吧~∷ [打印本页]
作者: 渊深海阔 时间: 2007-5-10 01:54
标题: ∷那个……我想说,不要让人们觉得华服寒酸吧~∷
<P>我就冒昧地说了哈,希望大家别介意~</P>
<P>因为我是学美术的,所以可能会比较追求物品的<FONT color=#0968f7>视觉效果</FONT>吧</P>
<P>我在很多网站有看到很多人的华服照,我发现只有少数人在布料的选择、花纹的式样、颜色的搭配和剪裁的讲究上比较用心(也许不该用用心这个词,因为我相信其他人也是很用心的)。</P>
<P>而很多人的华服,都用一些看上去<FONT color=#0968f7>软趴趴、毫无生气、显得很旧</FONT>的布料,这是致命伤,因为<FONT color=#0968f7>布料是衣服的基础</FONT>,选用什么样的布料就直接决定了衣服在人们眼中的第一印象。所以希望大家能尽量选择一些让人觉得笔挺、崭新的布料吧!^_^</P>
<P>然后是<FONT color=#0968f7>颜色的搭配</FONT>,这个关系到衣服给人的视觉感受,或淡雅、或张狂、或庄重。一个好的色彩搭配方案会在第一时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也许会涉及到一些专业的知识,希望大家在选择色彩搭配的时候多多咨询一些在色彩方面比较厉害的人吧~^_^</P>
<P>在<FONT color=#0968f7>剪裁</FONT>方面则一定要精致细心,并不是只要做成衣服的形状能穿就行了,一件剪裁得很好的衣服能使穿衣者的身形看上去更舒服,也能使整件衣服看上去更高档、更靓丽。</P>
<P><FONT color=#0968f7>花纹</FONT>的话,华服有无花纹都可以,但在选择时要先考虑“这件衣服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整体效果”、“这样的效果要不要花纹呢,要的话用什么花纹比较好”、“哪种花纹更适合自己”之类的问题。</P>
<P>我们知道,<FONT color=#0968f7>第一印象</FONT>在人的脑海中几乎是根深蒂固的,而人又是视觉动物,所以一样物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取决于人的视觉感受,因此,想要推广华服,就要让大家在第一眼看到现实中被穿在身上的华服时,产生“真漂亮”、“没想到现实中也能像电视剧里一样”、“太舒服了看起来”之类的美妙想法。</P>
<P>如果让别人产生“这是什么呀,像一堆破布穿在身上”、“这是华服?看起来好寒酸,我才不要穿呢”之类的想法,那可就完蛋了呀!笑</P>
<P>有句话说得好,“<FONT color=#0968f7>贵精不贵多</FONT>”,如果是一件很漂亮、能让人产生美的视觉感受的华服,有1、2件也够了;就算你有十几二十件,如果每件都基本等同于“破布”的话,我想那实在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华服。所以大家就狠狠心,把能够做出十几件“破布”的钱集中起来,做一件精致美丽的华服吧~或者像有这方面知识的人定制~</P>
<P><FONT color=#1170ff>PS:我一直觉得“华服”的称谓好过“汉服”呢</FONT>,在字形字义上,一看就觉得“华”字的内涵要多过“汉”字,华可以有华夏、华丽之解,而且华字还给人以壮阔、庄重、浪漫的感觉,即说明了华服的出处,有让人觉得华服很美。而“汉”字所表达的意思就要狭窄得多了。</P>
<P>呼,终于打完了~一点拙见,还望海涵~</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7 0:39:11编辑过]
作者: 大虾锅净 时间: 2007-5-10 03:29
<P>争论已就了,老话题还是别再……</P><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百里奚</I>在2007-4-29 15:26:28的o(︶︿︶)o 唉:</B> <P>但凡要把汉族的民族服装定名为华服的,请先致力于取消依西方民族观念而引入的“民族”概念,这样中国即是纯文化中国,入华则华,弃华则洋。如此,国人无分民族,自然是文化主体下的一些族群维系,那么华服之于中华文化,即是文化符号的自我改进,不会触及民族关系问题。如果民族分类政策不能撼动,那么在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我民族认同的情况下,唯汉人不知自己也是与他族平等的民族,唯汉族不知本民族文化值得保护和捍卫,唯汉族不知中华不仅是中国全体国民的总称,也是不可改易的文化之根,那么中国的非中华化势所必然。</P><P>国家目前是否认同汉服与民间是否应该推广“汉服”概念有何必然联系?民间该做的,就是坚持老百姓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只要我们的身份认同还在,我们就会记得,有一个民族,它是中国人的主体,它叫汉族;有一件服装,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它叫汉服。</P><P>汉服,汉族之服,汉族衣冠。</P></DIV>
作者: 大虾锅净 时间: 2007-5-10 03:31
<P>既然谁都说服不了谁,就让你的观点在你心中成立吧,谁也别以为自己是对的好了?</P>
<P>也许本来两者都对!建议斑竹屏蔽此话题或者转移到别的地方</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0 8:32:38编辑过]
作者: 流星 时间: 2007-5-10 14:2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渊深海阔</I>在2007-5-10 1:54:06的o(︶︿︶)o 唉:</B>
<P>而很多人的华服,都用一些看上去<FONT color=#0968f7>软趴趴、毫无生气、显得很旧</FONT>的布料,这是致命伤,因为<FONT color=#0968f7>布料是衣服的基础</FONT>,选用什么样的布料就直接决定了衣服在人们眼中的第一印象。所以希望大家能尽量选择一些让人觉得笔挺、崭新、流光溢彩的布料吧!^_^</P>
<P>然后是<FONT color=#0968f7>颜色的搭配</FONT>,这个关系到衣服给人的视觉感受,或淡雅、或张狂、或庄重。一个好的色彩搭配方案会在第一时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也许会涉及到一些专业的知识,希望大家在选择色彩搭配的时候多多咨询一些在色彩方面比较厉害的人吧~^_^</P>
<P>在<FONT color=#0968f7>剪裁</FONT>方面则一定要精致细心,并不是只要做成衣服的形状能穿就行了,一件剪裁得很好的衣服能使穿衣者的身形看上去更舒服,也能使整件衣服看上去更高档、更靓丽。</P>
<P><FONT color=#0968f7>花纹</FONT>的话,华服有无花纹都可以,但在选择时要先考虑“这件衣服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整体效果”、“这样的效果要不要花纹呢,要的话用什么花纹比较好”、“哪种花纹更适合自己”之类的问题。</P>
<P>我们知道,<FONT color=#0968f7>第一印象</FONT>在人的脑海中几乎是根深蒂固的,而人又是视觉动物,所以一样物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取决于人的视觉感受,因此,想要推广华服,就要让大家在第一眼看到现实中被穿在身上的华服时,产生“真漂亮”、“没想到现实中也能像电视剧里一样”、“太舒服了看起来”之类的美妙想法。</P>
<P>如果让别人产生“这是什么呀,像一堆破布穿在身上”、“这是华服?看起来好寒酸,我才不要穿呢”之类的想法,那可就完蛋了呀!笑</P>
<P>有句话说得好,“<FONT color=#0968f7>贵精不贵多</FONT>”,如果是一件很漂亮、能让人产生美的视觉感受的华服,有1、2件也够了;就算你有十几二十件,如果每件都基本等同于“破布”的话,我想那实在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华服。</P>
<P><FONT color=#1170ff>PS:我一直觉得“华服”的称谓好过“汉服”呢</FONT>,在字形字义上,一看就觉得“华”字的内涵要多过“汉”字,华可以有华夏、华丽之解,而且华字还给人以壮阔、庄重、浪漫的感觉,即说明了华服的出处,有让人觉得华服很美。而“汉”字所表达的意思就要狭窄得多了。</P>
</DIV>
<P>虽然是同意楼主的观点,可是啊,楼主,推广的目的决定推广的内容~~到底要将汉服做为一生只有一件的如和服在日本的地位一样的衣服还是作为常服来推广本身就没有定论,何况这与大部分人的实际情况不符啊,大城市的还好,有的在偏一点的地方,那可是真正的有价没市啊~~个人觉得,你的建议应该在推广的较成熟的时候再提出</P>[em01][em01]
作者: 伯慧君 时间: 2007-5-10 19:15
<P>华丽也可以,钱……………………</P>
作者: 哥舒翰 时间: 2007-5-10 20:50
俺本“布衣”
作者: 烟儿 时间: 2007-5-10 22:14
实用就行了,布衣也很好看,但要合身.[em07]
作者: 吴丝蜀桐 时间: 2007-5-10 22:44
<P>朴素也有朴素的美感</P><P>好多网友不是为了做汉服,恐怕连扣子都不会钉.现有的商家,多数还在小作坊甚至一人单干的情形下,是不太可能降低成本的.我想做的穿的人多了,形成了市场和风气,应该会很容易买到漂亮的汉服吧但无论如何,今天能够捏根针,那怕手工差些,缝一件出来,就是对于这项事业的支持和鼓励.</P><P>妹妹既然是学美术的,也不妨在这个问题上面有所发挥呢.^ ^</P>
作者: 吴丝蜀桐 时间: 2007-5-10 22:4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哥舒翰</I>在2007-5-10 20:50:21的o(︶︿︶)o 唉:</B>
俺本“布衣”</DIV>
<P>那个,哥舒翰,你的签名最后一句我那么纳闷了好久,为什么是"我爱吃糖果"呢?</P>
作者: 哥舒翰 时间: 2007-5-10 23:13
<P>因为我从小到大都喜欢吃糖果[em31][em31][em31][em31][em31][em31]</P>
<P>补充一哈:家里过年买的4斤糖果我一个就吃了3斤多[em31][em31][em31]</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0 23:24:40编辑过]
作者: 渊深海阔 时间: 2007-5-10 23:35
<P><FONT color=#ee0000>那个,我就知道有人会误会我的意思…………</FONT></P>
<P><FONT color=#0066ff>我不是说要“华丽”,而是说要让别人看上去舒服、能产生美感</FONT>,一些很素雅的东西不算华丽吧?但能让人感受到美。</P>
<P>说真的,我看到一些人的华服,真的觉得好像是“随便凑合”出来的,似乎是“只要是一件华服就好了”,想想看,别人看到这种“凑合”出来的华服,能感觉到“章服之美”吗?既然感觉不到美,那么他们会产生急切地想要试一下的想法吗?</P>
<P>那个PS里的内容,只是附带上一些个人想法,大家不理会也罢~~</P>
<P>楼上的兄弟,小心蛀牙………… 溜走~~~</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0 23:46:16编辑过]
作者: 吴丝蜀桐 时间: 2007-5-10 23:4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渊深海阔</I>在2007-5-10 23:35:52的o(︶︿︶)o 唉:</B>
<P><FONT color=#ee0000>那个,我就知道有人会误会我的意思…………</FONT></P>
<P><FONT color=#0066ff>我不是说要“华丽”,而是说要让别人看上去舒服、能产生美感</FONT>,一些很素雅的东西不算华丽吧?但能让人感受到美。</P>
<P>说真的,我看到一些人的华服,真的觉得好像是“随便凑合”出来的,似乎是“只要是一件华服就好了”,想想看,别人看到这种“凑合”出来的华服,能感觉到“章服之美”吗?既然感觉不到美,那么他们会产生急切地想要试一下的想法吗?</P>
<P>那个PS里的内容,只是附带上一些个人想法,大家不理会也罢~~</P></DIV>
<P>
<P>我懂你的意思,朴素的东西未必不考究呢,你使只现在的设计,制作水平还不够,但是大家是爱好者多,专业人士少.</P>
作者: 吴丝蜀桐 时间: 2007-5-10 23:4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哥舒翰</I>在2007-5-10 23:13:44的o(︶︿︶)o 唉:</B>
<P>因为我从小到大都喜欢吃糖果[em31][em31][em31][em31][em31][em31]</P>
<P>补充一哈:家里过年买的4斤糖果我一个就吃了3斤多[em31][em31][em31]</P>
</DIV>
佩服,我也喜欢糖果,但是除了过年,家里都不买的,因为都不适合吃糖
作者: 花间晚照 时间: 2007-5-11 01:18
<FONT face="MS Song"><P align=left>楼主你的建议没错。不过正如吴丝说的,大部分同志都是爱好者,因为喜爱,才自己动手来做。</FONT> <FONT face="MS Song">比如我,何尝做过衣服,以前动针线,也就是缝个扣子。我们一起来努力,汉服才能越做越好。说到布料,一来毕竟对服装的概念不高,买布时候的搭配当然达不到专业的水平,二来,能买到的布料也有限。</P><P>不过我倒是认为,做汉服不管怎么粗糙,却一定要合制。有些同志估计是这几年拍的不正规的古装剧看多了,做出来的汉服确实不成样子,比如唐裙却把上襦从肩膀那里斜围过来,露出整个肩膀。号称是大明宫词里面的穿法。可是,你看看唐代流传下来的古画和壁画,哪有这样穿的</FONT>? </P>
作者: 晓秋之风 时间: 2007-5-11 04:30
<P>恩啊~仔细看了看我知道楼主想表达的意思了~</P><P>~其实是想说在配色方面的问题哟~恩~这个的确是个问题~要想配出好颜色也是要花番工夫咯~况且有些人只是爱好还不一定学过专业美术~没做过色阶图之类的配色基础...或许楼主可以开个教学帖子用实际行动帮助一下大家!...以上小建议 = =+</P>
作者: 渊深海阔 时间: 2007-5-11 04:48
<P>我知道很多人都只是爱好者,但大家鼓起勇气穿华服,不就是为了推广它么,不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重新拾起它么?</P><P>如果不了解一样东西,那我们可以去学习,如果没时间去学习的话,可以去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员,总是有办法的,也希望大家不要闭门造车。</P><P>至于楼上所说,“汉服不管怎么粗糙,却一定要合制”的说法,是我在天汉看得很多的一种观点,其实我个人来说不太赞同。</P><P>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最近在复习哲学……泪),衣服更是随着潮流走的东西,大家看下古代,其实最最古早正规的华服就是拿块布裁几下裹在身上,但后来却衍生出很多样式,还融入了外族服装的元素。</P><P>我觉得完全没必要为了保持所谓“正规”、“正统”而严格遵守古制,其实我们所说的古制都不一定就是正规、正统的。</P><P>原谅我实在不能理解“汉服不管怎么粗糙,却一定要合制”的这种想法,在我看来,合制就是让别人不会误会这是其他的衣服,是保留华服的基本精髓就可以了,而其他就是自己发挥的地方了。</P>
作者: 吴丝蜀桐 时间: 2007-5-11 05:37
<P>汉服不管怎么粗糙,却一定要合制”</P><P>-----------------------------------------------------</P><P>我的意见是:关于做衣服的事情,实际上专业的我会用比较严厉的眼光来看,如果只是业余学学,怎么都要宽容一些吧.</P><P>请教现在是不好请教的,现在的服装专业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建立在西方服装体系上的.而对于这个民间发起的事业,可以说很多地方是无从教起.而靠大家一点一点的琢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由粗到精的.至于这个合制吗,倒不是要食古而不化.你也说了<FONT color=#0099ff>保留华服的基本精髓就可以了 </FONT><FONT color=#000000>-------------------但是就是这个基本的精髓是什么,恐怕现在还远远没有领会到.我原来也认为自己的对于古代服装的知识很是丰富了,但是真正开始研究才发现自己所知道的,不过九牛一毛尔.一种图案,一种颜色,一种面料,可能涉及的方面就包括当时的政治,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别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等等.如此博大渊深的文化宝藏,就算我们的能力是极有限的,但首先态度要态度端正吧?</FONT></P><P>东瀛那国,对于自己的服饰文化是极其爱惜的,参与学习的人,甚至是有等级考试呢,什么级别的人有资格教人家绑腰带.丝毫乱不得的.</P>
作者: 流星 时间: 2007-5-11 09:49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渊深海阔</I>在2007-5-11 4:48:04的o(︶︿︶)o 唉:</B>
<P>我知道很多人都只是爱好者,但大家鼓起勇气穿华服,不就是为了推广它么,不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重新拾起它么?</P>
<P>如果不了解一样东西,那我们可以去学习,如果没时间去学习的话,可以去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员,总是有办法的,也希望大家不要闭门造车。</P>
<P>至于楼上所说,“汉服不管怎么粗糙,却一定要合制”的说法,是我在天汉看得很多的一种观点,其实我个人来说不太赞同。</P>
<P>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最近在复习哲学……泪),衣服更是随着潮流走的东西,大家看下古代,其实最最古早正规的华服就是拿块布裁几下裹在身上,但后来却衍生出很多样式,还融入了外族服装的元素。</P>
<P>我觉得完全没必要为了保持所谓“正规”、“正统”而严格遵守古制,其实我们所说的古制都不一定就是正规、正统的。</P>
<P>原谅我实在不能理解“汉服不管怎么粗糙,却一定要合制”的这种想法,在我看来,合制就是让别人不会误会这是其他的衣服,是保留华服的基本精髓就可以了,而其他就是自己发挥的地方了。</P></DIV>
部分同意楼主的意见,其实大部分网友们的汉服都不是完全合制的,(包括我的),可是我超反感那些改的乱七八糟的汉服,中不中,西不西的,我觉得啊,最重要的是保住汉服的神韵,大方得体自信就好,同时还要适合人穿,毕竟古今人的相貌身材还是有所进化的~~~例如下巴大小,宋之前的人就比较大哦,还有身高啊之类的
作者: 水墨江南 时间: 2007-5-11 11:53
<P>基本同意楼主的看法~~~希望华服能做的更精致,更考究一点。即使是素色的,也要使衣服看起来有质感。软趴趴的衣服穿在身上会显得人没有精神,精神面貌的好坏对一个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P>
作者: 渊深海阔 时间: 2007-5-12 00:23
<P>哦哦~15楼的建议很不错~</P><P>不过本人本身就不是强人……开教学帖也是个好建议,那可要花好多时间准备了~</P>
作者: 吴丝蜀桐 时间: 2007-5-12 00:3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渊深海阔</I>在2007-5-12 0:23:55的o(︶︿︶)o 唉:</B>
<P>哦哦~15楼的建议很不错~</P>
<P>不过本人本身就不是强人……开教学帖也是个好建议,那可要花好多时间准备了~</P></DIV>
我赞成!^ ^
作者: 雨城青衣 时间: 2007-5-12 08:32
<P>附议楼上的!</P><P>[em01][em01]</P>
作者: 非君子 时间: 2007-5-12 08:41
<P>看标题,就知道楼主的意思了。。。。</P><P>许久以前,这个问题偶也讨论过,结果闹到被封杀(不是在这里哦。。。)</P><P>像“大虾锅净”如此这般的激进人物太多了,这类问题,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能交流就好,一般搞美术类的会追救完美(致美?唯美?审美?),要么不做,要做做好。但在论坛上不论理念如何,大家都是先讲现实问题的:“虽然差强人意,但贵事在人为”。[em01]</P>
作者: 潇瑶 时间: 2007-5-12 15:40
<P>满支持楼主的观点呐</P><P>要做就做出好的,从一开始就应该在一个高一点的平台上,不然以后再提高水准也不是易事呀。</P><P>此所谓高,并非价格什么的高,一定要做那种贵族的繁复豪华样</P><P>是说一定要有美感,就像楼上诸位说的那样</P><P>呵呵,我也学艺术的,很想以后能做这些啊</P>
作者: 渊深海阔 时间: 2007-5-13 23:28
<P>哦哦?楼上也是学艺术的?</P><P>对啊,因为现在华服没什么群众基础,人们对它的认识只停留在过去,所以最好一开始就做高起点,以后才好慢慢普及。</P>
作者: 羽奕 时间: 2007-5-14 09:0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花间晚照</I>在2007-5-11 1:18:05的o(︶︿︶)o 唉:</B>
<FONT face="MS Song">
<P align=left>楼主你的建议没错。不过正如吴丝说的,大部分同志都是爱好者,因为喜爱,才自己动手来做。</FONT> <FONT face="MS Song">比如我,何尝做过衣服,以前动针线,也就是缝个扣子。我们一起来努力,汉服才能越做越好。说到布料,一来毕竟对服装的概念不高,买布时候的搭配当然达不到专业的水平,二来,能买到的布料也有限。</P>
<P>不过我倒是认为,做汉服不管怎么粗糙,却一定要合制。有些同志估计是这几年拍的不正规的古装剧看多了,做出来的汉服确实不成样子,比如唐裙却把上襦从肩膀那里斜围过来,露出整个肩膀。号称是大明宫词里面的穿法。可是,你看看唐代流传下来的古画和壁画,哪有这样穿的</FONT>? </P></DIV>
<P> 合制的同时,汉服的美感绝对不能丧失.另外,这种大坦领露肩膀的襦裙,在六朝的壁画中出现过,至于隋唐是否沿袭了该款式,还待进一步考证.在考古发现里,汉服款式很多,只是有些可能不那么"流行",所以知道的人不多.</P>
作者: 女神龙 时间: 2007-5-15 16:57
非常赞同
作者: 僵尸姑娘 时间: 2007-5-15 20:14
<P>同意楼主.要做就做好一点了...</P>
作者: 渊深海阔 时间: 2007-5-17 00:56
<P>正在考虑开教学帖中————</P><P>不过可能不会讲太多布料的东西,因为我也对布料不很了解,连它们的名字都不懂几个,只能用照片的方式来讲了。</P><P><FONT color=#0066ff>其实关于服装,万佛和哑男比较有o(︶︿︶)o 唉权</FONT>,毕竟是专业人士啊~~~~~~感叹</P><P>关于样式,其实出现过的华服样式不知凡几,因为服装毕竟还是跟潮流走的东西,现在我们印象中的大多是些经典款式,我们现在说的“制”,大多都是礼服以及经书上记载的,而古代人们在创造出新款式时,大概不会考虑“制”的问题吧?</P>
作者: 兰月婉吟 时间: 2007-5-19 19:37
<P><FONT color=#000000>LZ受老师影响过重,我只过几堂设计课,印象中设计课老师都在不断的用华丽的辞藻解释抄袭元素不叫抄,而且,通常是以西方设计和受西方设计影响的日本设计作为经典,我想,LZ应该先跳出这个圈子,知道什么是中国式设计。。。。</FONT></P><P>如果把LZ说的:<FONT color=#000000>软趴趴、毫无生气、显得很旧解读为,飘逸、洒脱、复古,有何不可呢?</FONT></P><P>中式裁剪和西式裁剪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不同的,中国人用的是平面裁剪,而西方喜欢用立体裁剪,中国人喜欢衣料有垂坠感,甚至为此不惜用斜裁这种耗费衣料的剪裁方式,而西方人喜欢跟地心引力过不去,一样也是耗费布料,让衣服撑出一个半人的大小。。。。</P>
作者: 晓秋之风 时间: 2007-5-19 23:1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渊深海阔</I>在2007-5-17 0:56:46的o(︶︿︶)o 唉:</B>
<P>正在考虑开教学帖中————</P>
<P>不过可能不会讲太多布料的东西,因为我也对布料不很了解,连它们的名字都不懂几个,只能用照片的方式来讲了。</P>
<P><FONT color=#0066ff>其实关于服装,万佛和哑男比较有o(︶︿︶)o 唉权</FONT>,毕竟是专业人士啊~~~~~~感叹</P>
<P>关于样式,其实出现过的华服样式不知凡几,因为服装毕竟还是跟潮流走的东西,现在我们印象中的大多是些经典款式,我们现在说的“制”,大多都是礼服以及经书上记载的,而古代人们在创造出新款式时,大概不会考虑“制”的问题吧?</P></DIV>
<P>
<P>呵呵~辛苦啦~~我知道开教学帖确实不易呀~~但是真能做出这样一个帖子可以帮助到大部分对配色比较没感觉的人还是很不错的~支持一下!</P>
<P>PS:其实本人曾经有个想法~用 FLASH 作出 衣服轮廓(把各大部位细分如 手 足 上身 腰 下身 头发 等的划分~)定义好图层样式然后做成~点什么部位着什么布料(可以预先准备~懂的话可以再设置一个色相调整项~)的 互动式的着装FLASH动画 ...这样子的话相当的直观~可以方便做汉服的兄弟姐妹们...不过 FLASH 不懂......~不过觉得这个想法还素可行D~~很希望有这方面技术与爱好的团体(个人来说工作量比较大~呵呵)能做出类似的东西哟~呵呵</P>
作者: 吴丝蜀桐 时间: 2007-5-20 00:59
<P><a href="http://www.tianhan.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2&ID=23313&page=5" target="_blank" >http://www.tianhan.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2&ID=23313&page=5</A></P><P>这个大家可能看过,不过也可以再看看</P>
作者: 渊深海阔 时间: 2007-5-22 00:57
<P>30楼果然误会我的意思……</P><P>1 关于布料,如果我真的能把它解读为“飘逸、洒脱、复古”,我干嘛还说它“软趴趴、毫无生气、显得很旧”啊~~~~~= =</P><P>2 “中国式设计”,这个和“中国特色XXX(XXX可代入任意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问题是,什么是中国式,什么又是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是说出来的吗?是提出来的吗?是故意做出来的吗?</P><P>现在很多人在做东西时,就是因为总想体现一些中国特色,而故意加入一些中国元素,很造作很假。</P><P>我认为,中国特色应该是在众多的中国产品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而不是提出来的。是先有“物”,再在物中归纳总结出一种“共性”。而不是先提出“共性”,再按照这种东西去制作东西。</P><P>我们不管怎样,毕竟从小生活在中华文化中,内里肯定会有中国人共有的“共性”,而当我们在制作东西时,这种共性就会自然地具现化,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这就是所说的“特色”了。无须造作,无须刻意,而是自然流露。</P>
作者: 渊深海阔 时间: 2007-5-22 01:24
<P>对了,还有裁剪,我又没有说不要平面裁剪而要立体裁剪~~~~~~不要曲解我的意思啊啊啊……</P><P><FONT color=#005fee>声明</FONT>,我本人算是实用主义者,怎么觉得合意就怎么来,觉得怎样能达到效果就怎样做,所以我很赞同小平同志的名言“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以及韩非子的“事异而备变”,并且坚信“当代必然胜过古代”,因此在很多地方我不会很遵循古制,我期望能找到一个现实要求与传统的结合点、平衡点,但绝不会复古也没兴趣复古——世界如此广袤,如此多彩,如此有趣,我还想要看遍世界的每一处啊。</P><P>实用主义这一点上,也许有些朋友会和我意见相左,届时欢迎一起探讨,如果没兴趣,欢迎无视,因为思想是多元的,我没理由要求你,同样也很难接受别人的相反的思想。</P><P>总之,欢迎讨论,拒绝争吵、攻击以及精神暴力。</P>
作者: 守寒楼人 时间: 2007-5-22 02:06
<P>我同意,我也是完美主义者,苛求视觉完美……</P>
作者: 藏刀 时间: 2007-5-29 17:33
<P>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说出了我心中的话。</P><P>我今天在百度上也发了一贴,内容跟楼主的差不多呀。</P><P>至于面料,其实我们也知道很多从古代沿袭下来的制造方法和花板都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失传和被毁了,现在是有钱也买不到了。但是我们仍旧是可以用现代的审美眼光来演绎汉服的。不要局限在锦缎啊纱啊的,我相信选择合气质的面料才是最重要的</P><P>对于配色和纹路,虽然不齿,但不得不借鉴和服来说一下,和服的配色和花色非常有特点,但是由于他的传统性,我们可以知道其实我们古代的祖先一直有非常鲜明的配色方案,这一点可以从古代的图画上看出来,由此,请不要随意拿些花布拼凑。</P><P>细节也很重要,衣缘如果没办法用刺绣的,还是保持单色比较好。。。至少不会看着不伦不类,粗制滥造。。。。</P><P>走访很多汉服论坛,我看到一个独特的现象,</P><P>每每一有网友上穿自己的汉服照片,下帖就跟着一片夸赞声。。。实际上也许衣服做得很合制。。。却怎么也不显得“美”,穿着也不好看。</P><P>爱好者自己制作的也就算了,那些自称专业商家的,看着也够恶。控制成本并不是合理的借口。</P><P>爱美之心自古不变的道理。</P><P>你要去推广就得花心思让它变“美”。相信每个女孩子都有长裙长袖的梦想,不管它是不是布衣。</P><P>各位努力的方向不应该是激起她们拥有的欲望么?</P><P>P。S。</P><P>一件普通的和服在日本的零售价大约是3000元人民币。相比较他们的消费水平,</P><P>在中国卖3000元的汉服却让人失望得多了。</P>[em07][em07]
作者: 杀月 时间: 2007-6-28 15:47
<P>我比较赞同楼主的话`但是要汉服作为一种普遍的衣物,太''华丽''也不是很好,有很都人穿不起的!</P>
作者: 白濮境 时间: 2007-7-1 16:28
<P><FONT color=#000066><B>理解“渊深海阔”</B></FONT> 友的文字,在下有同感,</P>
<P>人对于事物的关注角度会促成事物的更多价值,汉服也不免完成从“生活用品”向“艺术品”的升华。</P>
<P>衣服发展到一定程度,其意义便不仅仅只是一件衣服那般简单。人们会关注其美观精制,在完成基本的精良化后便会进一步追求精益求精,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哲学思想。从而形成一种以制衣为行为载体的哲学感悟,这就是从“裁缝”到“艺术家”的升华。那么产品自然也是“衣服”向“艺术品”的升华。只为制衣,只能是“裁缝”,他的招眼点只在线与布料的简单配合最终服于身体。而从制衣中追精求美倾注情感,那便是艺术家。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最终服体,而是有更高级的如美观化,精良化多功能化等其他要求,这便最终落实于布料,针线,工艺的要求,此般的产物自然不会等同于简单的一件衣服,就像绘画,只为绘画而绘画,变只能是“画匠”,他的作品只能是“画”,充其量只是画笔颜料合作的产物。而通过绘画来认识世界感悟世界抒发自我情感的人便是“画家”,而他的画也不仅仅是画,而是艺术品了。</P>
<P>所谓我们民族的东西,其实并不只是一种可以利用的的东西而是一总难以抗拒的力量,也许它源于我们特殊地理位置所孕育的人种基因中,是我们生来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手段。通过不同个体相互磨合交流,便成为民族文化。这是一种东方人独特思维方式在独特区域集合后所构成的群体表达方式。</P>
<P>汉服完全可以成为艺术品,就像中国画一样,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水墨交融,而是更有生命的文化的载体......</P>[em10][em10][em05]
作者: 南宫镜一 时间: 2007-7-20 23:42
本帖最后由 南宫镜一 于 2013-5-4 17:16 编辑
cancel
作者: 四德 时间: 2008-3-21 05:32
我也一向那么认为的。制作的人本身的审美能力是关键,所以很难搞,尤其不是专业人士。
我有个方法,那就是把尺寸和设计,用简单易懂,人人都看得懂的图来表现。而且必须完整,详细。配搭等等也是。那么,人人照着做,就可以确保其规范性。那么就可以避免不伦不类的汉服出现。尤其画工了得的朋友,如果情况允许,应该在这方面提供协助。
我认为方便别人,对自己,对整个汉服发展都有莫大的帮助。有些人就是懒得解释清楚一些。。。
布料差,有时是没办法的。我本人对汉服整体的比例比较关注。应为,奇怪的汉服,大多因为比例出问题。在来是颜色。。手艺车工。。。料子。。。表面纹饰(不是布料的暗花。本人觉得这会突出汉服的美感)。。。
[ 本帖最后由 四德 于 2008-3-21 05:39 编辑 ]
作者: 四德 时间: 2008-3-21 05:43
说真的。。。汉服,我看只有经济不错的人们才能去搞的吧。若三餐成问题,他还管你什么传统。可能可以做一些暖和的汉服,送给一些较贫穷的人?? 哈哈。。。别人肯不肯穿还是一回事。。。看样子行不通。。哈哈。随便说说。。。免得闲话说我们把别人当小丑。。。
作者: 几荷 时间: 2008-11-24 23:05
其实我觉得,不管是怎么样搭配,衣料是好是坏,只要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表现出来就可以了。
无论是什么时候,劳动人民最是光荣的,所以,我觉得粗布麻衣也是一种美啊!
不过我也很同意楼主的观点,如果不注意衣料、款式、颜色的搭配,就好像不修篇幅的人……给人一种很懒散的感觉,这样不大好吧。
其实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现在的衣店里卖的汉服都那么贵呢?我终于想得通,为什么我们的古人,一年就那么一两套衣服了。原来一切都是相通的。
还有啊~~刚刚研究汉服历史,发现衣服款式真的在走一个大圈子。现在我们时兴的短装,实际上跟元代的短装是想似的;我们现在的蝙蝠袖衣服,或许就是某几个朝代的大袖衫改装过来的~~呵呵~~真太过瘾了,人类总在爱美方面兜圈子~~
作者: 伯慧君 时间: 2008-11-27 21:15
3000人民币的和服只是夏季的浴衣啊,就算有二手店特价的,除去衣服还有各种腰带和配件比衣服还贵呢.
作者: 封雅臣无极散人 时间: 2008-12-1 04: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阴天的阴 时间: 2009-1-1 21:59
标题: 一个想用唐制服装做婚服的胖子的亲身体会
1600的婚纱,苏州买的,摸胸款,全蕾丝,小拖尾,不算特别挑剔的我已经很满意了。
想定制一套唐制礼服,大袖衫+诃子裙,网上看上去华丽丽的,实物的内裙连衬里都没有,织锦缎看上去很被面,软趴趴的,一上身肥肉的形状就出来了,纱衣用雪纺做,完全没有透明感,同样1000多,效果让人很打退堂鼓。
我就不信唐朝人穿衣服不想修饰身材不想好看。
作者: 率性堂水壶 时间: 2009-1-4 19:33
楼主可能混淆了古人的时尚服装和应制服装。
祭服、朝服、公服、官员常服、命妇常服等,制式有案可查、有据可考,不做成合制的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在这上面必须严格遵循文献、出土文物的图案、配色、裁剪乃至饰物等,一丝都不能马虎的,不能说觉得皇帝穿黄色好看,就把人家的衮冕都做成金光灿灿的,也不能说朱子深衣没有花纹太单调了,给它她描个龙绣个凤啥的:这就失去了恢复华夏衣冠的意义了
至于时尚款,一时一个潮流的东西,今天拿过来适当创新一下也是未尝不可的,甚至做成今人的臆想时装也行,色彩漂亮一些文采精致一些,按楼主说的便是。
作者: 率性堂水壶 时间: 2009-1-4 19:47
原帖由 伯慧君 于 2008-11-27 21:15 发表 
3000人民币的和服只是夏季的浴衣啊,就算有二手店特价的,除去衣服还有各种腰带和配件比衣服还贵呢.
您肯定买贵了。非二手店特价品,我买过3000日元的和服,腰带3000,木屐1000,足衣500,不是浴衣。浴衣的单价是1000日元。折合3000人民币的和服应该是相当好的和服了,当然真的高档的和服贵起来是不封顶的。这种3000日元的和服是平时妇女们穿着上街、逛公园的。那种礼仪场合穿的正装和服则不是每户人家都能有的,一般有专门的店家租赁,以女装为主,用于婚礼、卒业式、成人式、小女孩的七五三等,租金和化妆的价钱加起来能买一套普通和服了。其实如果国人在这些场合都能用汉服的话,租赁的生意也是不错的。此外在旅游景点还有很受欢迎的妆扮店,给游客穿上平时穿不到也不敢穿出门的和服,戴上假发,脸上身上扑上白粉,扮成姬样、歌舞伎的样子,坐上人力车,可以游览+照相,当然也是价格不菲。个人觉得这种生意值得参考。
作者: 伯慧君 时间: 2009-1-4 22:54
便宜的我也看到过,总是看不上的说,所以没怎么注意,不过出租的店倒是很受欢迎的,因为这样的衣服也不是每家都有的,不过毕业啦,或者成人礼和过年什么的时候大家都喜欢穿的。
那个角色扮演,还有十二单的呢,不过坐人力车的好象只有扮成歌舞伎或者艺伎样的。姬样和十二单装束的室内和回廊上的多点呢,其实国内也有,古装影楼…………不过内容丰富了点…………
不过,唐朝的,我觉得呢,可以用稍微挺括点的锦缎做局部,剩下的部分最好用十分柔软的材料。当然再加上讲究些的饰物和漂亮的配色,感觉就出来啦
作者: 伯慧君 时间: 2009-1-5 06:30
另,正常的浴衣当季新款推出价是一万日圆左右的多吧,很多是在中国加工出口的,出厂价套装包估计是不到100人民币出头吧。拿去日本就贵了。而且现在日本的和服很多其实都在中国加工的,我朋友以前在山东的时候在他们那片还接到过日本和服腰带的刺绣批量定单,所以说中国不是没有好东西,主要现在国内消费群不大,暂时便宜外人了,有条出口的真丝腰带的样品送来给我看过,青色的,上面苏绣一个祭典的牛车,颜色清雅,而且做工很考究,拿去日本估计出售价格就翻20倍不止了。
不过日本的二手店倒真是很便宜,很多日本的年轻人就去买了来,结果穿出来的风格倒成腰滚或者视觉的了。
日本的商场促销时候的平民价位的和服倒是很便宜的,折合成人民币就几千元的样子,实物也看过,但是料子普通,而且花纹也是机器印花的,没准也是在中国加工的。要是看过了真的手工上品友禅染或者是织成的话,一般也就看不上那个了,不过和服好就好在,啥价格的都有,所以各种人群都能满足,不过日本和服业的现状也不轻松啊,很多吴服店都关张了。但是普通的和服销售好象一直很不错的样子,尤其是年轻女孩子穿的浴衣,因为价格便宜,花样繁多,而且现在是啥元素都敢用了,露背的,豹纹的,毛皮腰带的……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走量呗。
[ 本帖最后由 伯慧君 于 2009-1-5 06:36 编辑 ]
作者: 阿蒙 时间: 2009-2-23 21:08
我很赞同lz的观点啊~~~我不觉得一丝不苟地完全参照古制是多么重要的事,很多古代的审美观拿到现在来看其实很难看,就像唐朝以胖为美,我们现在人人都喊着减肥,那要完全参照古制是不是穿唐朝服装先要增肥才行?还有一些出土陶像来看,古人认为上宽下窄好看,可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那太恐怖了…………
古人代表身份的服装一丝不可错,那是因为他有着这样那样的身份地位,在正式场合服装就代表着他的身份,我们现在还社会主义社会呢,哪儿来的大夫命妇身份?作为历史考证需要一丝不苟,自己穿更多追求的是美观吧。我觉得只要穿出去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汉服就可以了,配色,布料确实应该用心选择一下,刚看了一个帖子的曲裾深衣是用的条纹棉布,加乡村风的小花布做的滚边………………真的感觉不伦不类,一点也不好看…………
作者: 阿蒙 时间: 2009-2-23 21:13
而且阿,要推广光有制却不美观怎么能令不了解的人欣赏呢?
就像清朝的旗袍马褂,从照片上看很难看,可是经过改良后的合身旗袍和“唐装”却很受欢迎,这就是很好的例子。
作者: 汨川 时间: 2009-3-27 01:15
看看淘宝上卖的一些婚服动不动就几千,也不见有多华丽。
可能跟布料好坏有关系。不要说手绣,有电脑秀(不是指衣沿上)的也不便宜。
作者: 汨川 时间: 2009-3-27 01:53
其实坛里很早就大大提出汉服需要产业化。
网上手缝的浴衣也才两百出头,普通棉布汉服手缝的话不知是哪个价。
我也买了浴衣进行参考。浴衣的领子和衣服的接线是隐藏的,整个领子看不见缝纫线的轨迹(这点韩服也是相同的)。而翻开浴衣,两块布的拼接不是用锁边的方法。
网上介绍浴衣的缝制方法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4fb5d01000adk.html
后来买汉服的时候跟商家说不想领子和衣服的接线直接缝在领子上。也不想汉服有锁边缝纫方法。要求采用和服的缝制方法制作汉服。结果商家说裁缝不同意。
既然要恢复汉服,就要原汁原味,如果汉服的剪裁是采用现代、西方的方法,那也只是须有其表。也就和所谓的古装、影楼装无异。
空惆怅~~
[ 本帖最后由 汨川 于 2009-3-27 01:55 编辑 ]
作者: 乾卦九三爻 时间: 2009-4-24 15:21
楼主一再提到了所谓的华丽,但是,真的就是说,绚烂多姿的颜色搭配就能够成就这种视觉的华丽吗。
呐,我们先抛开这个有没有学美术,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不同与外人的审美观点,你喜欢华丽,也许别人更加喜欢素雅清淡的。别人喜欢的,也许并不是你所追求物品的视觉效果那样子,并非是那种一尘不染如梦如幻一般的华丽。
至于所说的完美颜色搭配,达到视觉冲击,呵呵,我想我们的并不是在做广告或者片头,也不是在做演员道具,我们是在搭配日常服饰的色调。我很难赞同所说的笔直崭新,华丽,我是华夏一小民,我依然承传先祖的清静质朴,很难适应西方贵族的那种华丽与拘谨的崭新。
至于楼主所说的一堆破布,真的是令人感到反感,首先希望楼主mm端正自己的心态,融入这片山水画一般的淡雅民族情调之中,再来欣赏你所说的这堆破布的韵味,好吗?
其实我也是学美术出来的,对于那些过重依赖学校课程理念的家伙们我一直都有点看不起,因为多数都是为了标志、广告、片头、影视特效而教席的,太追求那种西方化的崭新。这些东西乍看上去真的赏心悦目,但是久而久之会感到疲劳,呕吐。就好像我们的服饰,谁家哪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穿着时刻都是崭新一尘不染光彩夺目呢?内敛而光华不外露其实就是我们东方的艺术,真正的完美吧!呵呵,反正我坚信并且崇拜着。
我认识一些朋友在装潢公司做效果图,但是我主用的是maya,在家动画公司做山水诗词动画的人物角色和动作。我经常说他们的东西太华丽,他们经常说我的东西不够光彩夺目……,唉,我把这种异议观点强行理解成了东西方审美差距,不知道对不对呢。
相比民族服饰的丢失,我更叹息国人受到西文化的侵扰……。很多人被腐蚀还不自知,乐在其中哦
作者: 水殿风来 时间: 2009-4-24 19:14
楼上说得有意思。
有个朋友说,穿不穿汉服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心里身上有没有。这个“有没有”就是我们有没有古人传下来的那点子“气”,是诗书气也好,是霸王气也好,是狂狷气也好,是清逸气也好,自然就有了可选之服~~
这个心里有没有,估计就是去影楼拍个照,和自己动手制衣体会古意更体会“自己之意”的不同吧~~:)
作者: 久保龙彦 时间: 2010-2-6 16:05
我知道很多人都只是爱好者,但大家鼓起勇气穿华服,不就是为了推广它么,不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重新拾起它么 ...
渊深海阔 发表于 2007-5-11 04:48 
觉得保留本国文化这方面,我们需要像日本和韩国多多学习.
作者: 恺溪 时间: 2010-2-6 17:08
华丽和布料有很大关联么。
这是一个气质的问题,不能拿布料来说事吧。
欢迎光临 天漢民族文化論壇 (https://tianhan.com.cn/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