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也提到了人民在蒙古帝国这个古代史最强大的国家里的英勇反抗斗争,下面再说说在满清时代,中国人民的另一种斗争方式:民间秘密组织。在清朝这个专制时代的鼎盛时期,表面上歌舞升平,其实是暗流涌动,在民间有着无数的秘密组织与强大的政府分庭抗礼。清朝的秘密组织主要有两大类:秘密宗教与秘密会社。
秘密宗教主要是白莲教,后来的拜上帝会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也算是秘密宗教。白莲教还有一些分支,比如1774年在山东爆发的王伦起义,这支是属于白莲教的一个分支清水教;再如1813年的河南、山东、河北的李文成、林清的起义,是属于白莲教的另一分支天理教,这次天理教起义非常的英勇,非常值得一提,因为这次起义初期,有一个非常有创造力也非常英勇的行动,就是采取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北京的天理教教徒在一些太监的帮助下,直接攻打皇宫,从东华门与西华门攻入,有一部分打到内宫,可惜这次行动虽然布局很巧妙,但一则人数太少,攻皇宫总计200余人,二则武器落后,不少人死于宫廷侍卫的火枪之下。然而宫廷侍卫死伤也百余人,使得嘉庆皇帝惊魂不定,哀叹实“汉唐宋明未有之事”。不过要说起最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则是1796—1804的川楚陕白莲教起义,这次起义历时九年,跨五省范围,是清代最大规模的起义之一,这次起义颇复杂不详述,这里只写些数据,清政府以九年时间,从十六个省征调大量军队,花费二二万两白银才将这次起义镇压下去,这个军费,相当于政府四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跟秘密宗教相对应的,是秘密会社的大量存在。研究清史不能避开这些秘密会社,研究中国社会文化也同样不能避开这些秘密会社。秘密会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跟政府的对抗,意味着杀头凌迟,全族屠戮。我有一本藏书《福建上海小刀会档案史料汇编》,仅这本书里面被屠杀、凌迟的小刀会员,至少就万人以上,这里还有个事实,这本书仅仅是福建上海两地,而且只是小刀会组织,而清朝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秘密会社,至少有200个以上。有些人读了鲁迅的书后,以为中国传统就是一种“看客文化”,小民们都象阿Q那样,有点叛逆,但还是顺民。其实不是这样的,中国人的传统是勇敢的、是反抗的、是富有牺牲性的。
秘密会社与秘密宗教相比,其政治色彩大都比较浓厚,最主要的思想是“排满革命”,清朝的秘密会社中影响最大、分布最广的是天地会,许多秘密会社跟天地会或多或少有点关系,有的是天地会的分支,有的是天地会演变而来,有的是其组织与主张与天地会相近。比如晚清的哥老会,其前身是仁义会,而仁义会是天地会的一个分支。但天地会本身也不是一个完整的组织,本身地域性色彩也很浓厚,这是因为交通联系不便所致。三点会、三合会可能是天地会的别名,也可能是有别于天地会,在各个省,会社多不胜数,比如小刀会、添刀会、钩刀会、铁尺会、天罡会、棒棒会、靶子会、铁鞭会、一钱会、雷公会、添弟会、仁义会、忠义会、担子会、情义会……有些会虽一会多名,不过因为是秘密会社,所以要彻底证清其脉络,殊不容易。天地会起源时间上有多种看法,我个人倾向于天地会是由郑成功在1660年左右秘密创建,作为抗清的秘密组织。天地会等秘密会社虽然分布广,人数多,但由于分散,且无一个全国性的严密组织,所以极为松散,所以在前期,秘密会社的起义叛乱规模很小,除了1786年台湾林爽文起义是个例外,但是随着革命时代的到来,这些潜伏已久的秘密会社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崛起,这里秘密会社所起的作用是非常的巨大,可以说,没有这些秘密会社的存在,太平天国根本是难以长期立足的。有趣的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与天地会就有许多微妙的关系,比如说,拜上帝会原名叫“天帝会”,这跟“天地会”是同音,差了一个字;洪秀全与天地会同奉洪英为祖宗,而洪英据说是天地会的开山祖师,所以天地会又称为“洪门”;而天地会的会员证中有“太平”、“二房在广东红旗洪太岁”等,可见当时是一家人关系。(资料来源:郭绪印《洪帮秘史》)。太平军重要将领罗大纲、秦日纲均为天地会首领,太平军在攻掠湘南时,有5万名天地会会员参加太平军,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并非无源之水,实赖民间秘密组织之鼎力相助。至于晚清的秘密组织哥老会,其资料已经较为清楚了,哥老会对中国革命进程影响极大,以后有机会再述此话题。
在清朝,由秘密宗教与秘密会社所发动的反清斗争只是所以斗争中的一部分,从满清入主中原以来,反清斗争从未中断,我举秘密组织的例子的目的,是我们自己设身处地想想,在那种参加秘密组织随时可能抛头颅、葬送全家乃至全族人性命的专制时代,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秘密组织?它们的存在,不正说明了中国人的反抗精神和牺牲精神吗?不正说明中国人那种勇气与胆量吗?所以我们在看鲁迅《阿Q正传》的同时,不也应看看这种历史,我们不去为历史作什么辩解,而是为了看清我们作为中国人,我们的先祖是有这种传统的,这种传统就是他们有自己的信念,即使自己很弱小的时候,他们能秘密结合在一起,一起为了某种信念,一起坐牢,一起被砍头,一起被凌迟处死,即使他们的力量不够,但仍然潜伏,仍然维系一种希望,仍然在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能实现他们信念的那天,他们不会象儒生们空谈,他们知道该出手就出手。这里我不想说他们什么思想局限性、什么政治狭隘的话,因为我看重是一种精神,人要没了精神,就成了植物人,一个民族没了精神,那叫什么民族?我们民族过去曾很窝囊,但我们的先祖很勇敢地承担这种苦难,却留给我们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坚韧、勇武、不屈、反抗、奋斗;不是吗?
正如文章开头时引用苏东坡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身处中国人的社会中,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行为,我们已经感到很自然而然,比如说在餐桌上,中国人习惯于为朋友付钱,比如说到朋友家中长时间的漫无边际的闲谈;这些在欧美国家眼里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在外人的眼中,也许更容易一眼看出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所在。在十九世纪末,英国有一个传教士麦高温到中国来传教,他在中国住了数十年,并在1909年写了一本书,书名叫“Men and manners of modern China”,中文译名《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我引用书中的一段话:“那些不熟悉中国历史的西方人,认为中国人基本上算是一个不好战的民族,在他们看来,只要一想到要在战场上与勇猛的敌人进行殊死博斗,中国人就总是退缩。这种认识可谓是大错特错了。在历史上,也许除了英国军队,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军队能像中国军队那样经历过那么多的战争。在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曾发生过许多场战争,牺牲过数不清的生命。残忍而好战的部落需要征服;满盖士兵尸骨的高山需要攀登;尽管面临饥饿的威胁,一望无边的平原仍需要占领。这些勇敢的中国人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踏着死亡之路,顽强地前进,最终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地域最为广阔的帝国之一。”
中国有重文轻武的传统,确切地说,应该说中国政府有重文轻武的传统。中国一个很独特的现象就是政府与民间之间,似乎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武侠文化,包括武术、包括武侠小说戏剧,似乎难登政府之堂。这种背离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从汉代开始。在汉代以前,武人的地位是相当尊崇的,比如大家都知道“将相和”这个著名的典故,赵国的大将廉颇,一开始根本看不起蔺相如,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以及渑池之会的杰出表现,“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不服气,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这个典故很有意思,可以管窥出一些东西,其一,在那个年代,武人的地位是相当尊崇的,蔺相如作为一介文人,位居廉颇之上,所以廉颇觉得人格受辱了;其二,当时文人与后来的文人是有些不同的,文人并不文弱,相反是非常有豪侠之气的,来看看蔺相如是怎么说的:“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蔺相如是怎么评价自己的?他把自己同廉颇都比作“虎”,是两虎,这是非常有豪杰气概的。
汉代开始,在政府高层重文轻武,而且越往后,武人的地位越低,这原因我前面有提到,武人容易危及君王的统治地位。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作为一代名将,奋斗了一辈子,也没封侯;象班超威镇西域,政府对之也很刻薄。至于岳飞、熊廷弼、袁崇焕诸人更不用说了,能敌万马千军,敌不过刀笔吏,全被杀了,死得很难看。在中国身为武将,如果功劳太大,反倒要小心了,所谓功高震主,武将功勋越重,死得越快,所以就这是很奇特的一个现象。且不说赳赳武夫,中国历史上也有大儒当统帅的事情。一个例子就是明代的王阳明,本着所谓“良知”,王阳明为明王朝的江山投笔从戎,立下汗马功劳,铲平宁王之叛乱,最后却差一点却加上反叛罪名丢性命,在中国,做点事情就是如此困难,能抵雄师,却不抵刀笔吏,其实是不抵君王的提防心:“你王阳明讲学,讲“致良知”,讲“知行合一”,没关系,但现在你手里有军队,宁王用了好些年时间精心策划的谋反,被你王阳明以一群乌合之众的军队,仅仅花了42天的时间就平叛了,如果你王阳明心有异志,那我这皇帝当得了么?”
所以重文轻武这个现象,乃是专制政府之下中国特有的现象。相比之下,近代欧美国家对于武功赫赫的人,是歌舞之诗颂之,武人在欧美其享有之荣誉,真是中国武人所难想象的。在太平天国期间,有一个美国人跑到中国,此公叫华尔,后来帮助清政府创建“洋枪队”,成为镇压太平天国之主力军。华尔被击毙后,成为美国之一大英雄,可谓生前无名,死后殊荣。我有一本《华尔传》,是美国人亚朋德写的,这本书有个非常吸引人的标题《有神自西方来》,英文版书名是“The God from the West”,很有意思,在美国人眼中,一个生前骁勇的战士,死后当然成了神,从西方来的神了。无独有偶,洋枪队常胜军还有另一个外国人,来自英国,唤作戈登,这个人更了不起,他跟华尔不一样,戈登生前就满载殊誉了,这个人后来去了埃塞俄比亚,非常的勇敢,被伊斯兰起义者击毙了,但戈登也变了一尊神,他跟克雷武、纳尔逊等人一样,都被当作最伟大的军人,受到国人的尊崇与颂扬。同样是军人,同样是伟大的勋业,对比一下华尔、戈登,看看我们的岳飞、熊廷弼、袁崇焕的下场,怎么不让中国之武人为之寒心!